美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及意义研究
徐艳姝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要:美育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连接,美育对促进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应用独特的美育方式来美化思政课堂,培养学生全面的和谐的人格,让学生在美育实践中,提高理论素养,提升人生境界。本论文将从美育融入思政课的视角出发,分析美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及价值,以期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美育;思政课;意义
 
当今世界存在着很多令人关注的问题,比如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人自身的内心失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等等。在世界各地,普遍流行重物质、轻精神;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世界似乎越来越空虚。当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世界各国人们均享受科技带来的有益成果。然而,人类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感觉一切都被符号化、程序化,感觉人自身活着毫无意义。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受到了肢解和扼制,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美育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教育,它引导受教育者追求人性的完满,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精神的享受,补足精神上的“钙”,尤其是以理科和注重技能为主导的高职院校,更加应该重视美育。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合理融入美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德育不包含美育
现在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蔡元培先生在1912年,就把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针。蔡元培的这一主张,在今天已经得到实现。美育不等于德育,美育和德育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的,不能相互替代。这也就说明了,在思政课中融入美育的极端重要性和可行性。从美育和德育的性质上来说,德育和美育都属于人文教育,都引导学生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德育是规范性教育,是规范人行为的教育,在实施这样的教规范性教育中,学生能够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美育是熏陶教育,注重美感体验。这是二者的最大区别,也是德育不能替代美育的最重要的原因。
德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的(思想的层面)、理性的层面(理智的层面),就是通常所讲的道德和良知。而美育恰恰相反,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的、情感的层面,主要指无意识层面。如我们经常谈到的“潜移默化”,它影响的是人的气质、胸襟、情感、趣味、性格等等。对于精神的更深的层面,德育的能力是有限的或者说是无能为力的。
从社会功能上来说,德育主要是用于调整和规范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它要建立和维护一套社会伦理、社会秩序、生活规范,以避免在社会中出现人与人关系的失礼、失序;美育主要是用于调节(个体)本身的精神世界的平衡、和谐与自由,美育通过审美活动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以避免感性与理性的分裂,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完满的人性。在现代社会中,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占据了统治地位。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经常会问很多学生毕业以后想干什么,学生直截了当地回答道:赚很多钱。学生们经常这样大声而又干脆地回答,给人感觉似乎除了钱就没有其他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可去做。人找不到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被功利占据了整个内心,精神世界缺“钙”。这很容易使人的内心失去平衡,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异化”的表现。从本人从事多年的学生工作经历和教学工作来看,现在学生的内心世界相当脆弱,不堪一击,一点点的事情就要精神崩溃,这也使得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了高校最为棘手的工作之一。要缓解这种情况,除了道德教育之外,更多的要靠美育。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感性与理性平衡的教育。因此,美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美育与德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不管是美育还是德育,都是作用于学生的精神层面的,都有利于促进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中国的古代思想家讲,德育是“礼”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序”;美育是“乐”的教育,它的内容是“和”。德育与美育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就是“礼乐相济”,“美善相乐”。高职思政课的主要目的是德育,它引导学生遵守道德规范,获得道德意识,能正确地判别善与恶。而美育则是通过引导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在审美体验中自行地去摆脱有限的、物质的、功利的思想,去追求自由的、超脱的、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精神世界,获得感性与理性的融合,获得精神世界的愉悦,获得人存在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感性感悟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气质、胸襟,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以美促德,在思政课堂融入美育,要善于把握美学中的“审美态度”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态度。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第一节就谈到了,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良好的审美态度。他列举了一个“我们对于一个古松的三种态度”的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他指出:“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个人同时看这一棵古松,我们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木商首先想到的是这棵松树值多少钱;植物学家想到的是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果子是什么情况;画家呢,什么都不管,只管审美,它看到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1]这个例子主要表达的是,植物学家和木商都是从实用的、功利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而画家却是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待的,是超越了功利的实用的角度来欣赏美的,因此画家只欣赏这颗古松独一无二的美。画家眼里的古松就是朱光潜所指出的“人需要有审美心胸、审美态度”,也是叔本华所说的“要丢开寻常看待事物的方法”,“例如破墙角伸出来一枝花,或是林间一片阴影,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惊讶它的美妙。”[2]这个案例引发我们的思考,大多数高职类学生看待问题的方法都是从植物学家和木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学生们往往只知道桥怎么打造,桥是混泥土打造的,桥拱是弯的,却往往缺乏“桥是美的”的眼光。彭佳勒、爱因斯坦、海森堡、狄拉克等科学家都谈到科学之中除了真理还有“科学美”的存在,科学美表现为一种数学美和形式美。因此,高职类院校应多开设美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美的原理、类型等。在学习、工作中去自觉地践行美育,去懂得欣赏美。让学生理解和明白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不能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宽裕,还要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不能只是辛勤地劳作,而应该充分地享受生活;不能只是忙,而应忙里偷闲。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学生要拥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而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灵美”的人生态度。
比如,“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萧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3]。”《幽梦影》讲到的春风、夏风、秋风、冬风都能给人以美感,这种体验是审美体验,而不是逻辑的真。逻辑的真是春风是春天刮的风,夏风是夏天刮的风,显然在诗歌欣赏时,不能采用逻辑的真。本诗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这些很平常的事物,能从这些普通的事物当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因此,在思政课教学当中,教师应适当融入美育元素,使美育与德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美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
)以美引真,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
很多科学家都相信,对美的追求可以把我们直接引向真理。彭佳勒、爱因斯坦、海森堡、狄拉克等科学家都认为审美感觉的培育,能够引导他们达到真理。如海森堡说:“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4]。”英国科学家麦卡里斯特说:“现代科学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就是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他们的审美感觉能够引导他们达到真理[5]。”因此在大学阶段,在思政课引入美育元素极为重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常常讲到要培育大学生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怎样具体地落实和培育高职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呢,这需要运用美育中的直觉、想象、灵感。科学家们也谈到直觉和想象在科学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当代科学家钱学森和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都强调,中华民族在21世纪迎来了一个创造力喷涌的时代,要大力培养原创性的人才。每个学校都要注重推进科技与人文、艺术的结合,要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灵感的培育。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美育思维。例如,其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外各个不同的环节,设置并开展丰富多样的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美育+思政的活动,以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
)以美储善,提升高职学生的人生境界 
审美活动对人生意义的最终归宿归结起来,是提升人的人生境界。著名美学家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这样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解,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第三种境界指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境界。美育和德育共同的目的都是引导学生去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境界,就意味着他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境界对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一个有着低级趣味生活的人肯定过着低级趣味的生活,一个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则愿意过着默默奉献的生活,哪怕付出自己生命也是值得的、愿意的,一个有着诗意人生境界的人则过着诗意境界的生活。思政课教师自己应该拥有诗意的情怀和审美的人生,自觉地把对诗意人生境界的追求融入实践教学中,在积极鼓励学生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美人格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去追求审美的人生、创造的人生、爱的人生。
结  语
德育和美育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两种育人方式。思政课教学中合理的融入美育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好的人生态度,追求更好的人生境界,如同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所愿,让他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姚金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1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5]李艳.达·芬奇科学美学思想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09.
 
 
上一篇:“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路径
下一篇:文化多元化下的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