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纪录片电影《掬水月在手》的叙事方式
李静言
中国传媒大学
摘要:《掬水月在手》这部 2020 年10月16日上映的电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豆瓣评分就达到了8.0。片名引用了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夜月》中的“掬水月在手”。本片是陈传兴导演继《如雾起时》(郑愁予)和《化城再来人》(周梦蝶)之后的“诗词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终章,讲述了中国“最后”的女先生叶嘉莹传奇的一生,影片以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的构造为线索,展现了她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诗词情缘。
关键词: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叙事方式
叶嘉莹,1924年出生在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学习古典文化, 17岁丧母。 后考入辅仁大学学习古典文学,毕业后成为老师。1948年因社会动荡她的丈夫被捕入狱,她和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也被捕,出狱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后来出国任教,定居国外。 1974年,重回祖国大陆,回国后,两个女儿相继离开了她。 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其于2015年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
 
一、影片《掬水月在手》的叙事方式
(一)双线并行
本部影片以四合院的内部构造和《秋兴八首》以及它的隐喻内涵为两条线索,讲述了叶嘉莹不平凡的一生。
本片的线索之一是四合院。 除了开头和结尾,影片以四合院的结构为线索分为了五个部分“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诗是存在的居所”,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展现了东方之美。另一方面, 四合院(察院胡同) 是叶嘉莹的出生地, 也是她童年的回忆,四合院对叶嘉莹有着无比特殊的意义。以四合院为线, 既是叶嘉莹的回忆, 也是用四合院的结构暗指叶嘉莹的一生, 将时间和空间的叙事交织在一起, 讲她读诗、写诗、注诗、 讲诗、吟诗,以及她漂泊的一生。最后由四合院被拆引出了叶嘉莹要去内蒙古找自己的根——叶赫原乡, 当她真正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在故乡的土地上吟唱诗歌,叶落归根。[1]
本片的另外的一个线索是杜甫的《秋兴八首》。《秋兴八首》在影片中一直以音乐的方式出现,贯穿整个影片始终。杜甫的《秋兴八首》创作于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借秋景感叹盛世不再,国家动荡不安,唐朝从此走向没落。叶嘉莹在讲述军阀混战、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的时候,音乐恰如其分地响起,和杜甫《秋兴八首》中所讲的社会动荡相呼应。导演在这里用了中国诗词中“赋比兴”中的“比兴”手法,用杜诗中所写的安史之乱致使唐代走向衰败比兴中国近代社会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而逐渐走向没落的过程。除此之外,暗线还有另一层含义。叶嘉莹一生颠沛流离,辗转多地,影片不止一次谈到了杜诗,有人评价叶嘉莹写的诗有杜诗的风骨。《秋兴八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叶嘉莹本人的人生境遇,也是叶嘉莹的内心写照。
(二)草蛇灰线的东方叙事手法
草蛇灰线的意思是蛇从草中过去,不会留下脚印但还是有踪迹可循,一般指做伏笔。草蛇灰线的东方叙事手法着重体现在了叶嘉莹人生的重大节点上。雪贯穿着这部影片的最后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讲述的是叶嘉莹相继丧女,回到故乡发现童年的宅院已经不在,到内蒙古叶赫原乡找寻自己的根。在经历人生的大事,生死离别之后,叶嘉莹展现出的是一种平静。生死、寻根、孤独多个主题汇集到一处,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下过大雪之后的河岸,上面有一串鸟类生物的脚印伸向远方,就好像蛇从草丛中经过留下的踪迹,那种似有若无的感觉需要观众自己慢慢体会。
(三)多视角叙事
本部影片除了对叶嘉莹直接的采访和拍摄之外,还有对她身边人的采访,包括她的学生、助理、朋友。学生中不乏像席慕容这样颇有名气的诗人,但是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时,在叶嘉莹面前,他们像个孩子,提起叶嘉莹他们更是赞不绝口。从她定居国外的一位朋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叶嘉莹的孤独,但是对于朋友,偶尔的一通电话,互诉衷肠,朋友的倾听与理解让她感到安慰, 叶嘉莹真正做到了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在多视角的叙事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为老师的叶嘉莹,一个作为妻子的叶嘉莹,还有一个作为文人的叶嘉莹体现出来的不同特质。
 二、镜头和音乐的隐喻
(一)空镜的使用
作为一部纪录片电影, 本片讲述的是叶嘉莹和她的诗词人生,除了对她本人采访的镜头之外,影片的一大重点就是空镜。 影片以一个空镜开头——一轮满月挂在树梢, 紧接着是水中映月,然后是石窟、佛寺的空镜。开头即点明主题——“掬水月在手”,且极具东方的特色和韵味。
千百年的风云变幻,诗词中所讲的内容今天已经无法还原,但是诗中的景物仍在。水还是当年的水,月仍是当年的月。千年古刹、石窟、壁画这些实实在在的景物都还在,影片用这些不变的景物,让人们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味。 影片中每到抒情之处都会放上大量的空镜,看似整个片子的空镜与影片割裂开来,但空镜的运用充满着隐喻的味道,需要人们慢慢品味, 细细琢磨。[2]
在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段落:叶嘉莹讲述自己小的时候读书拜了孔子之位,而此时画面中的镜头给到了许寿裳写鲁迅的文章。叶嘉莹的家庭是中国传统家庭的代表,接受的是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她在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要对孔子行叩拜大礼,这是旧社会一直沿袭的礼教。而许寿裳的这篇文章提到儿子的开蒙是鲁迅教的。孔子和鲁迅,旧文学与新文学的冲突碰撞,在这简简单单的一个镜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镜头既反映了叶嘉莹所处的教育环境,也暗指了当时那个年代的教育大背景。
(二)意象的使用
意象是诗词中用来寄托作者情感的事物,像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月亮、 鸿雁、梅兰竹菊……都是意象。在本片中,导演使用了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意象,这里选取了三个进行分析。
1.摆渡船
影片开头,河岸旁,一只摆渡船静静地停靠在河岸栈道旁边。此时,出现了本片的第一句有声语言——“你最早的记忆是在什么时候”?从而开始了整个影片的叙事。 摆渡船在影片中作为一个意象有着双重含义。顾名思义,其是指将人从河的一岸载到另一岸的交通工具。在本片中,诗词和摆渡船有着同样的作用。 一个是诗词之于叶嘉莹就好比一条摆渡船,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带她渡过难关。 既然有摆渡船,那么就一定会有摆渡人, 这个人将一批又一批过河的人送到对岸。摆渡人就是叶嘉莹,她从辅仁大学毕业之后就做了教师,注诗写诗讲诗,给一批又一批学子打开了诗歌的大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到诗歌的大门里,这就是叶嘉莹一生都在做的事情。
2.佛寺
影片中一个镜头是五台山的佛光寺,这个唐代建筑和暗线之一的《秋兴八首》出现在同一时期。 佛光寺斗拱榫卯结构之精美好比《秋兴八首》律诗结构之规整。 另外一个佛像的镜头出现在了影片的最后, 大雪过后,雪落在佛像上,仿佛给佛像染了白头,浑然一体,自然而成,这里其实化用了“水月观音”,再次点题。
3.留白
影片的最后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好似《红楼梦》中的那一句“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本片的英文名“Like Dyer’s hand”,即“染匠的手”。匠人的手由于常年浸泡在染料之中,色彩已经附着在手上,正如诗词已经浸润到叶嘉莹先生的骨血之中。染,其实是化用了佛家之语,佛家认为,人在最初的时候是一尘不染的,是最纯粹、最干净的。影片最后的一片白雪代表着不染, 一切回归到了最初,仿佛武则天的无字碑,给观众以自由的想象的空间。
4.音乐的使用
本片最重要的音乐就是以杜甫《秋兴八首》为基础改编的音乐,音乐设计是佐藤聪明,为何这样一部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影片要请一位日本音乐人来设计音乐。《秋兴八首》创作的时期是唐代,唐代鉴真东渡,将雅乐传到日本。时至今日,日本的雅乐是保留最完整的,于是便有了佐藤聪明团队制作的唐风歌曲《秋兴八首》。其以中国唐代的雅乐为基础,配以西洋弦乐和双声部吟唱,颇有韵味,用诗词中的手法来讲,更像是互文。
影片当中,还有一种声音令人久久不能忘记,那就是吟唱。有叶嘉莹本人的吟唱也有男女的双重叠唱,有别于我们现在所讲的读、唱、朗诵,是她自己独创的一种吟诵诗歌的方式。叶嘉莹说没有人教过她吟唱,只是自己将情感代入其中。伴着叶嘉莹的乡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吟唱,韵味悠长。这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声音表现形式,无疑为这部纪录片画上了点睛的一笔。
 
三、主题的体现
(一)个人经历与家国情怀的交相辉映
叶嘉莹近百年的人生折射出的是中国百年间的风云际变, 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影片中叶嘉莹、杜甫、中国是分不开的,影片的暗线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中所展现的唐朝由盛世走向没落,暗喻社会的动荡,也隐喻着叶嘉莹颠沛流离的一生。叶嘉莹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的重大变革密不可分,叶嘉莹个人的经历与中国的发展交织在一起,对祖宅的眷恋和对根脉的追寻让人生发出无限感慨。
(二)美学体现
《掬水月在手》这部影片很难把它单一地定为人物纪录片,仅仅这一部影片就体现出了传统女性之美、古典诗词之美、雅乐之美、吟诵之美、 传统景物之美、东方叙事之美多种美感。 叶嘉莹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富有东方传统色彩的女性之美。她饱读诗书,大方温婉,还有她自己一直强调的“眇宜修”“弱德之美”在她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雅乐、吟诵、空镜和古典诗词的组合,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的阻隔,回到了诗词创作的年代,在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下进行了一场穿越古今的诗词对话,让观众感受到诗词的音律美、意蕴美、 意象美。整部影片以一种隐晦克制的叙事手法进行叙事,用四合院的构造暗喻叶嘉莹的一生、用《秋兴八首》指代中国社会的动荡、 用草蛇灰线的手法表现“空”的意蕴,极富中国叙事色彩,展现了东方叙事哲学的美感。
(三)女性“弱德之美”的展现
本片的主人公叶嘉莹,被称作是中国“最后的一位女先生”,这就离不开一个大的主题——女性主题。叶嘉莹的一生可以说是极为坎坷的,按理说这是一个能赚足话题和眼泪的素材,但是《掬水月在手》的叙事极为隐晦克制,叶嘉莹在影片中也表现得十分淡然平静, 处变不惊。像这样的一位文学大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应该是庄严肃穆、令人望而生畏的“女强人”形象,但是在影片中展现出来的叶嘉莹却是一个近乎“软弱”的形象,默默承受着一切。面对人生的变故,她的反应不是激烈的,而是淡然的。面对困境,她选择的不是逃避,而是去承受,承受外界带给她的一切苦难。正如她在影片中展现出来的形象一样——银白的头发、金丝眼镜、中式服装、修剪得当的指甲,无一不体现着一种“弱德之美”。“弱德之美”的另一层含义是在风浪之后仍然充满希望。在两个女儿、丈夫相继离开之后,叶嘉莹并没有表现出痛苦得不能自已的样子,而是选择继续她的教书事业,带领更多的人进入到诗词的世界中来。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教她最小的一个徒弟吟唱,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代代传承下去, “弱德之美”是一种用平静面对痛苦的感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叶嘉莹如此,杜甫如此,中国历代的文坛大家亦是如此。双线并行,草蛇灰线,《掬水月在手》用看似清冷的空镜以及平淡的叙事将叶嘉莹百年的传奇人生和中国社会百年的沧桑巨变体现得淋漓尽致, 将“弱德之美”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个观众的心头。“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叶嘉莹的吟唱言犹在耳。
 
参考文献:
[1]王霞.《掬水月在手》:媒介相生与水月相托下的古典诗词之魂[N].中国电影报,2020-10-21(011).                                          
[2]陈琰娇.以影像作诗[N]. 文艺报,2020-09-28(004).
上一篇:浅谈典礼仪式中的艺术性
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粉丝运营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