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贾绪云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学生在入学后面临着新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因而在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就包括了心理问题。同时高等教育是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段时间内,拥有健康的心理尤为重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合理地应用心理学知识,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心理学对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包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基于教学实践探讨了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采用激励性语言等方式。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学生
 
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标准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尽管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脚踏实地,并努力地实现自我价值,但仍有部分学生容易受到网络不良环境以及周围人的影响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者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若教师放任不管,会严重影响学生未来发展,而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用合适的方式尤为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心理学知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将心理学应用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成长以及教育教学工作而言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故本文对心理学用于学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意义以及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促进学生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升。
 
一、心理学用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意义
大学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适应的过渡阶段,学生在这时自我意识逐渐崛起,但许多学生仍然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所以在学习以及求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迷茫、焦虑等心理问题。在社会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崇尚个性自由,希望可以通过自身来获得同伴、教师以及社会人群的良好评价,但同时许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却有待提高。
在学校扩招以及学生就业问题加剧的背景下,就业、考研已经成为多数学生接受教育的理由,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忽视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与人文素养[1]。甚至一些学生无法承受就业等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选择用沉迷于电脑游戏等方式逃避现实生活。而面对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只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应该主动承担这些责任,许多学生则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缺乏社会责任感,并且对生命本身缺乏同理心,这些是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教师将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价值取向与思想观念。尤其是采用学生易于接受以及认可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使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心态。
 
二、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例如可以通过自我心理暗示直接或间接地消除他人对自己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影响。而在教育心理学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只需要发挥引导与辅助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将心理学应用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观点,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注重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课前准备中需要做好学习者分析,深入地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并非简单的听众,而是教学设计成功的关键。在对学习者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与本节课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并从多个方面去分析产生这一差异的影响因素。在明确学生学习需要与学习水平之后,教师还应该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这也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之前的分析结果以及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3]。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任务与过程,例如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可以先让学生学习简化版本的操作,再引导学生注意简化操作中的一些细节,再让学生学习复杂版本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课程教学过程更符合现阶段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明确学习任务与活动后,教师还需要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明确教育学的策略,而这一过程则需要参考之前学习者分析的结果,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及实际情况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集体授课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环境也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内容,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要求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其在课堂上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该多设计一些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以及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学习的环节,使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与较强的学习动机。
(二)多采用激励性语言
在心理学视角下,环境会对人的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一定的目标直接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的行动。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校园生活中与自己接触较为密切的群体,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候教师鼓励的语言或者是眼神可以给予学生很大的信心[4]。因此,教师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改进师生关系,并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重拾信心,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以学校辅导员工作为例,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群体,辅导员负有思想理论教育、班级建设与管理等责任。辅导员要想提高学生管理水平,也应该善于利用心理学理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多利用激励性的语言,以及口头、物质或精神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对于班级中学习能力或家庭条件较差而有心理负担的学生,在工作中应该积极地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要善于在沟通过程中利用激励性的语言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运用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而对于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学生与学生干部,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更应该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他们作出的贡献,引导这类学生成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使得学生干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辅导员了解班级学生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在教育以及管理过程中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学习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可以改进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三)巧妙利用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是人类最典型的条件反射,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挖掘人的记忆潜力,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6]。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应该巧妙利用心理暗示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以英语教学为例,许多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在学习过程中自卑心理严重,面对英语这一第二语言的学习积极性偏低,这就更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心理学理论去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以及进步之处,只要学生有了一点点进步,都应该给予肯定,通过语言或者是点头等肢体动作,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有文献报道,心理暗示越含蓄产生的效果越好。这包括教师鼓励的眼神、点头等动作,这种含蓄的心理暗示方法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许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如果教师总是采用语言批评等方式去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7]。面对这一情况,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应用心理学中的非语言暗示理论,可以走下讲台进行教学,可以站在学生的旁边轻拍学生的肩膀以示提醒或者是通过眼神警告的方式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这种非语言的心理暗示能够让学生自发改变消极的学习态度与行为。对于考试失败或者是学习任务没有完成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语言或者是动作引导学生将这次失败当作最后一次,引导学生去主动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到应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教师以及同伴的关注与肯定,并通过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心理学认为在沟通过程中,触摸与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相比于枯燥的说教,积极的情感交流更能够打动人心。因此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应该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尤其是辅导员以及任课教师,做好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前提,首先是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交流或者是课后交流过程中以平等的身份去对待学生,而不是盲目地批评或否定学生的意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教师的教学工作或者是班级管理的内容,进而调整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与尊重。久而久之,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基础由此产生。
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充分信任学生。学校学生自控能力有待提高,而且在学习与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有的学生因为教师的权威地位不愿与教师进行交流,甚至一些学生在遭到教师的批评以及不理解后,逐渐对学习以及生活失去了信心,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矛盾。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充分体谅学生的难处,要相信学生在经过自我反省与改进以及教师的指导后是可以取得进步的,并将这种心理以合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信任换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提高师生情感沟通的质量。
 
  三、结语
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去学习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善于巧妙利用心理暗示与情感沟通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洁.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1):2.
[2]庞岩.解读如何运用应用心理学理论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J]. 农家参谋, 2020(11):253-253.
[3]易杨萌.高职院校辅导员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应用路径分析[J]. 教师, 2021(21):2.
[4]王育丹.探讨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18):1.
[5]付学农.探究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策略[J]. 文学少年, 2020(29):1.
[6]王晓丽.浅谈心理学在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20,(7).117-118.
[7]吴欲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分析[J].智库时代,2019,(24).184,281.
作者简介:贾绪云(1979-07-),女,汉族,河南济源人,本科,硕士学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职称,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语言表达引导机制研究
下一篇:浅谈典礼仪式中的艺术性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