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灵活就业存在的困境及政策建议
发布时间:22-07-15 点击次数:142
[摘  要]青年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群体与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就业形式也应运而生,为当代青年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灵活就业的就业模式。但是由于灵活就业的社会认可度低、社会政策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许多青年在就业抉择问题上存在诸多困扰。要转变青年的就业观念,为各行各业注入新鲜活力,必须完善相关政策,保障青年的权利,提升灵活就业青年的待遇。
[关键词]当代青年;灵活就业;困境;政策建议
一、灵活就业
灵活就业人员在概念上是指选择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等多种灵活形式就业的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第三产业,用工形式灵活多样,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微商、社区团购团长、直播、小摊贩、小时工等。[]由于准入门槛低、灵活性强等特点,灵活就业成为众多青年的就业选择。
随着就业大环境与就业观念的变化,灵活就业成为一种受大部分群体所认可与接受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人员的数量占总从业人员数量的比例已超过45%,其中大部分是选择灵活就业的青年群体。灵活就业是时代发展与前进过程中诞生的新的就业模式,建立适合于灵活就业青年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发挥青年的创业活力,进而促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代青年灵活就业存在的困境
近年来,灵活就业岗位大幅增加,给予了很多就业人群就业机会,给就业人群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分就业人群的生活幸福感。但灵活就业的就业形式也存在着许多漏洞,例如灵活就业群体面临着社会认可度低、个人权益易受损害、缺乏社会支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一)社会对灵活就业青年的认可度低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体制内的就业方式受到大部分青年和老一辈人的认可,体制内与编制内的工作被称作“铁饭碗”“金饭碗”,许多青年跻身“考公大队”与“考编大队”,认为公务员、教师、国企员工、事业单位职工等工作有面子,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由于父母辈对此类职业的高度认可,促使大部分青年盲目参加公务员考试、招教考试等,造成了“考公热”、“考编热”的现象。而青年选择灵活就业则被认为是“低人一等”、“不务正业”等,此类不良的社会观念,给青年选择灵活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灵活就业青年的个人权益易受损害
    灵活就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稳定就业人员的职工工伤保险费是由他们所在的工作单位来承担的,工作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维护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的责任。而灵活就业人员作为就业群体的一大部分,却需要由自身来承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而带来的各种人身安全风险,他们也渴望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工伤保险的保护。[]
灵活就业青年在就业时,会面临各种不公正的待遇。灵活就业青年与从业单位之间,属于非稳定的劳动关系。部分企业为了使企业获取更大的利益,不惜利用灵活就业的制度漏洞来投机取巧,以剥削灵活就业群体的利益,例如随意终止劳动合同、随意辞退灵活就业人员、随意增加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作量、恶意扣除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等等。部分青年经常漂泊于多个城市寻找工作,时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不断周旋于各个城市寻觅零散而又繁重的工作,还要面临着个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风险,更是加重了部分青年的就业负担与心理负担。漂泊于各个城市的“流浪型”就业方式,更是加重了部分灵活就业青年的经济负担。[]灵活就业的就业形式缺乏稳定性,使得部分灵活就业青年缺乏归宿感与安全感,也极大地影响着部分青年的生活幸福感。
(三)灵活就业青年缺乏政策支持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自然灾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的灵活就业群体越来越大。多数灵活就业青年在大环境的冲击下,已经出现了生活艰难,经济入不敷出的情况,甚至无力承担缴纳养老保险的费用。政府在政策层面,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没有建立起规范统一的税费减免制度,缺乏对灵活就业青年行之有效的公共培训体系。灵活就业青年的就业困境各不相同,政府政策的制定应该更加细致、更加全面,部分政策缺乏全面性与时效性,不符合灵活就业青年的就业需求。
(四)关于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经济转型的加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最容易吸引大量的灵活就业群体。经济转型使得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也在随之转变,同时给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社会保障关系的改善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外卖、直播、快递等新型就业平台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加入,这种新的就业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相继出现也使得传统的社会保险制度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选择灵活就业的青年群体数量较为庞大、户籍地也各不相同,也有着非常高的流动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较大的困难。灵活就业青年大多是远离故乡,选择奔赴他乡,他们的就业岗位与就业观念缺乏稳定性,难以满足各地现有的社保缴纳要求,因而也难以享受相对公平的社会保障。由于灵活就业青年的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人事代理机构、网络平台最多只是代缴主体,不会承担用人单位法律责任,他们能享受到的社保待遇水平很低。
三、促进当代青年灵活就业的政策建议
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灵活就业也成为多数年轻人的就业选择。解决灵活就业青年所面临的就业困境刻不容缓。本文将探索建立针对灵活就业者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制度纳入议事日程的优先级,以明确权责及基本规则,切实保障灵活就业青年的权益,改善灵活就业青年的就业困境。
(一)转变社会认知,提升对灵活就业青年的关注度与认可度
社会公众应转变对灵活就业群体的态度,对灵活就业青年“去污名化”,增强对灵活就业青年的关注与认可,尊重灵活就业青年的工作,减少偏见与歧视。父母、长辈等应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降低青年的就业压力,不过度干涉青年的就业选择,帮助青年树立自尊与自信。整个社会要大力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不断完善促进青年积极创业的服务体系,包括企业的创立、企业品牌的设计、企业员工的获得、融资服务、风险投资体系等方面。我们要为青年的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把青年创新创业提高到国家战略的角度来重视,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发挥青年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青年人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在全社会范围内,要形成尊重青年、鼓励青年、欣赏青年的社会意识,消除“有色眼镜”,接纳年轻人自由创新、不拘一格的就业形式和理念,认可灵活就业新职业形式。
(二)明确权责及规范,切实保障灵活就业青年的个人权益
我国要明确政府责任和平台、劳动者、使用者在灵活就业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各方能够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发挥自己应有的效益,扩大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的覆盖面。平台应进一步明确平台就业的报酬支付、工作时间、休息休假、职业安全等有关劳动标准。对多种类型的就业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定期培训等,以更好地保障灵活就业群体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应该获得的劳动报酬。[]放宽对灵活就业青年缴纳社会保险以及享有相关社会保障权益的户籍地限制,改变缴费基数与地区平均工资互相脱节的现有困境,使得灵活就业青年在异地也可以领取相关社会保障资金和享受相关个人权益保障。完善现有的不涵盖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认定标准,使灵活就业青年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为灵活青年建立专有的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灵活就业青年自身应提升维权意识,遇到维权问题时先与企业相关职权人员协商,也可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企业相关职权人员协商,获得和谐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因地制宜,满足灵活就业青年的政策诉求
政府要提高行政效率,调动各方力量来加快灵活就业这一新型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建设步伐,给灵活就业青年提供合理合法的就业行动准则,督促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遵守法律规定。减少对灵活就业青年的政策性限制,给予灵活就业青年更多的政策性补贴,让他们感到政策的包容性、接纳性以及温暖性。
政府也要加强对灵活就业青年就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精准实施创业培训、创业服务、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场地支持等政策。应该着重完善法律条款中关于灵活就业的薄弱与缺失部分,完善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适时实现灵活就业者在薪酬待遇、户籍、住房、子女教育、职业伤害保障等基本权益方面公平地享有与稳定就业者同等的待遇,从而增强灵活就业青年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提升灵活就业青年的生活幸福感,为灵活就业青年撑起“保护伞”。此外,加强对灵活就业青年的社保补贴力度,鼓励灵活就业青年选择多种途径灵活就业。要针对未来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灵活用工需求,充分利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协会等各方资源优势,补齐技能短板,促进年轻人就业创业创新。
(四)提升灵活就业青年参保数量,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
将灵活就业青年纳入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的保障范畴,扩大灵活就业青年可享受的社会保障的内容与丰富灵活青年可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的种类,推广针对灵活就业青年的职业伤害保障。同时,也要完善与灵活青年相关的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为灵活就业青年创新创业营造和谐稳定的创业环境,支持青年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积极参与就业并带动就业,不断探索新的就业形态,激发就业活力。给予低层次从业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其参与就业技能培训的政策补贴,以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进而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支持高层次人才在灵活就业中创新创业,促进社会保障完善与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进程。根据灵活就业青年的就业特征和收入水平,探索建立政府支持,平台企业、第三方和劳动者共同缴纳社保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机制。构建方便缴费、可转移、可计算、可携带的社保权益记录体系,创新优化社保经办服务。[]基于灵活就业青年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可以建立允许灵活就业青年以月、季、年等为时间单位来缴纳社保费用,允许灵活就业青年延期缴纳社保,并放宽利率限制。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保缴纳机制与信息收录机制,实现多险统筹管理,允许社保基金异地缴纳,解决社保关系的“两地分居”问题。
四、结语
目前,国内就业形势依然复杂,疫情也给灵活就业青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灵活就业青年在疫情中也遭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鼓励多种方式灵活就业和促进新型职业的产生,以保障灵活就业青年的权益依然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关于灵活就业的一些新的制度与新的措施还需要得到就业市场的检验,从而验证其在实践中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益以及是否真正改善灵活就业青年的就业环境。我们在积极鼓励更多社会成员选择灵活就业方式的同时,也要真正关注到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困境,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给予他们平等地享受就业过程中所应享有的各种保障,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安全感,增强他们就业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各行各业有序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进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代羽.关于灵活就业的几点思考[J].中国就业,2021(07):53.
[2] 杨香军.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04):174-175.
[3] 王平达,王立楠.“互联网+”背景下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问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02):62.
[4] 耿立卿.大学生在灵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30(04):15-16.
[5] 张婷婷.青年就业:中国就业面临的新难点[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25-28.
[6] 王霆,刘娜.我国灵活就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政策现状与前沿趋势[J/OL].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3[2022-02-18].
[7] 贾建东.浅谈构建支持灵活就业政策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21(10):38-39.
 
作者简介孙田田(1998.1-),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