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学迁徙办学史略及大学精神生成
发布时间:22-07-15 点击次数:113
摘要:抗战期间,岭南大学师生团结一心、风雨同舟,奋发图强,数度迁徙,坚持办学、维持教育,培育人才,同时果敢勇毅,以文抗战,以学术救国,始终保持民族气节和坚持教书育人的大学理念,逐步形成了岭南大学迁徙办学的大学精神。
关键词:岭南大学;迁徙;大学精神
 
中国近代史上一所高等学校的发展与壮大有赖于办学者极大的对于培养人的同理心、丰富的学识和坚如磐石的办学信念。岭南大学就是这样一所拥有勇敢精神和冒险意识的高等学府。
一、岭南大学传统:革命伟人孙中山三次视察,塑造了岭南大学的革命精神。
19世纪八十年代孙中山在广州博济医院读书,博济医院其后并入岭南大学。刻有“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学及革命运动策源地”字样的纪念碑就建造在岭南医学院里面。钟荣光与孙中山同乡且同年,追随孙中山革命,后来担任岭南大学首任校长。第一批同盟会的会员,共五个人,他是其中之一。由于钟荣光与孙中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得孙中山与岭南大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12年5月,在钟荣光的邀请下,孙中山来到岭南大学视察,发表《非学问无以建设》的讲话,孙中山指出“以后建设,万端待理。(负责)何人,则学生是也”,希冀学生钻研学习,学成之后建设国家。1923年12月孙中山第二次到岭南大学,发表《在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他指出“无论哪一件事,只要从头至尾彻底做成功,便是大事。”他勉励青年学生要踏实做事,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专心做成做好一件事,使国家富强,要立于国于民有益的大志气,使中华文明和其他国家一样优秀。1924年5月,孙中山第三次到岭南大学视察,他发表《世界道德之新潮流》的演说。他号召同学们向烈士们学习,要“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的各种学问……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1]
 孙中山到岭南大学的三次视察演讲,为岭南大学浇筑了革命精神、爱国精神的底色,充分坚定了岭南大学师生们读书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决心。
二、抗战前钟荣光为岭南大学的奠基发展。
“北有蔡元培,南有钟荣光”和“北张南钟”,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界最流行的说法,就是可见钟荣光在当时教育界的地位之高。
1917年,他任岭南学校副校长。任职期间,他想方设法,广开财源,并通过环游全球为学堂筹措办学经费,一次次挽救学校于破产停办的边缘。1927年任岭南大学首任华人校长。
(一)教育救国、服务社会。
钟荣光认为教育是国家昌盛发展的第一选择道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钟荣光为实现将岭南大学收回国人自办制定了详细周全的计划:“第一步,国人参与岭南大学的校务管理,提供管理意见;第二步,国人应实际承担部分经费;第三步,勉力自立,使学校办学主权收归国人。”[2]
(二)促进了岭南大学兴盛时期的到来。
钟荣光在岭南大学及其前身从事高等教育事业40年,尤其是1927-1937年,他担任校长的10年间是岭南大学快速发展时期。从1921年开办岭南农科大学。通过努力,截至1923年,岭大已获得哈佛、耶鲁等13所名校的认可,同意岭南大学毕业生到他们学校读研究生。1927年1月,学校成立岭南大学校董会,校董会以华人为主要成员,钟荣光担任主席,并由他担任学校校长。8月,正式交接完成,岭南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由外国人主办转为自办的近代高校。之后,钟荣光先后主持成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医学院,还有预科、中学、小学、华侨学校等,岭南大学发展为南中国规模大、办学水平高的综合性大学。岭南大学经过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洗礼,强调高等教育要更加完整,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以实现“造成南中国私立最高之学府”的目标。
三、走上颠沛流离之路
从历史上看,流离搬迁成为了岭南大学的印记。抗战爆发后,为适应战时需要。岭南大学积极开设战时课程,如战时经济、毒气研究等。同时加强抗战精神训练,加强军事管理、看护救急训练,置办防空设备和医疗救伤设备,颁布警报时员生疏散规则。1938年,学校成立战时员生乡村服务指导委员会,并开展了以抗战宣传、民众训练为主题的乡村服务工作。
1938年8月31日,日寇空袭广州,社会人心日益动荡不安。而“我校值此时艰,为维护学生学业及推动战时教育计,毅然于九月中旬照常开课。”且“二十七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大学部分学生人数且激增至六百余人,创造历年学生人数新纪录。”[3]
(一)香港办学、竭力维持。
1938年秋,广州不断受到日寇空袭的影响,正常的教学屡遭破坏。10月13日岭南大学开始从广州撤离。10月17日学校申请把广州学校财产交回美国基金会管理。1938年11月迁徙到香港的岭南大学,开始筹备复课事宜。借用香港大学的大小课室、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场地。同时通过协调,可以使用香港大学的图书资源。农学院在香港“新界”恢复上课、实习。医学院四年级学生在香港大学作为借读生,旁听医疗课程。五六年级学生一部分在曲江进行教学实习。“在港上课学生人数:二十七年度第一学期复课学生及转学生共550人,约为本期在广州的学生数90%。第二学期为476人。二十八年度第一学期学生为536人,第二学期学生为513人。”[4]
1939年9月16日,岭南大学在香港举行了第21次毕业典礼,给73名学生颁发了毕业证书。1941年3月,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届全国专科以上学校学业竞试中,岭南大学有10位学生获奖,居全国第二。
岭南大学虽暂迁香港上课,岭南大学师生对于抗战建设国家,十分关心,师生均踊跃参加。学生“力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力学”,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8月1日组织慰劳团到东江、北江、广西各地开展慰劳抗日战士的活动,到9月16日才回到香港。
“在抗战建国过程中,医药人才与农业技术人才均为社会迫切之需要。学校为适应此种需求,医学院五六年级学生在本校迁港以来均在内地上课或实习,参与实际救助医药卫生各种工作。农学院三四年级学生,下年度从港往粤北乐昌县办学,以期发展农业教育,同时协助政府从事农村建设。”[5]
(二)曲江大村岁月:筚路蓝缕、风雨不晦、鸡鸣不已
1940年11月,岭南大学农学院在粤北坪石办学。 1941年李应林校长冒险逃出香港,到重庆、韶关为学校复学奔走,经过校董会协商讨论,接受了国民党余汉谋将军的建议,决定在韶关曲江附近购置一块地,作为岭南大学将来的办学校址。1942年5月开始,学校筹备复学机构,以司徒卫为代表,带领人员在大村主持修建新校园。他们改造了原有的60多间棚屋,同时修建了40多间新房子,包括图书室、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
1942年8月,中学夏令班在大村开学。9月,中学正常班和文理学院正式开学。当时2000多人在桂林、曲江、坪石参加入学考试,最终录取300多人。1942年岭南大学共有文学院、理工学院、农学院和医学院。当时图书极其缺乏,仅2000册左右。为此,李应林校长发起“一名校友一册书”的运动,倡导校友多多捐书,补充图书资源。
在大村,学校举办各种时事的演讲会、座谈会和讨论会,演讲比赛和征文比赛,邀请专家来校讲学,研究之风比较兴盛。还在当地举办乡童小学,学生大约50人,举办工人俱乐部,开展乡村医药福利工作,为村民普及医药知识。
1943年秋,粤北地区闹米荒,岭南大学师生粮食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通过各种不同方式和途径购买到800多石米,米运到了火车站堆放。没有充足的人力来运送米到校园内。于是李应林带头,全校师生、家属,男女老少齐齐出动,用箩筐,用水桶或者布袋,有的挑,有的人用肩扛的、有的互相抬……“人群宛如长龙,川流不息;夜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到当晚2点多钟师生们把800多石米全部搬完。”
可见当时师生的同甘共苦,是岭南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
岭南大学师生在战争的威胁之下,仍然坚持教学,坚持着自己的理念。1944年夏,以为日寇会进攻曲江,学校根据教育厅指令,各学校6月10日全部撤离。岭南大学按计划完成了撤离疏散任务。不久,局势有了转机。政府取消了疏散令,学校又复课了。
疏散事件对岭南大学是一场考验和经验,为学校发展和解决困难提供了信心和勇气。校长李应林称“本校此次办理疏散之经过,第一原则在如何维持各教职员使能安心等候开学,第二原则在如何设法在任何艰难情形下力谋复课以继续岭南之生命… 而今日目观二三百之济济青年,集中于红灰旗下,萃其精力埋首钻研 …此破浪乘风操舟共济之巨责,还冀我在校同事之合力肩承。”
1944年10月,农学院到曲江大村一起办学。“今有之岭南大学虽在建筑上未能追美往昔,而精神上则余认为或有过之,年来强寇欺凌,一迁香港再迁曲江,…而仍能生存,且树立不屈,卒以打开出路奠定新基,风雨不能侵蚀,撼击不能动摇,谓其强建胜前丰虚语哉。”
在粤北曲江办学的岭南大学,不仅是保持了学校培育社会英才的作用,更是保留了教育火种和人才资源。
(三)学校主政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李应林
李应林1927年入职岭南大学担任副校长,协助校长整顿教务,聘请教师等。李应林于1937至1948年担任岭南大学校长。其时正值动荡的艰难战争岁月,在岭南大学数次迁徙历程中,李校长均在烽火中亲自领导搬迁、复课,殚精竭虑,维持学校的运转。1941年12月25日,香港被日寇占领,李校长称“为着保存个人生命,为着保存岭南生机,为着教育事业,为着民族利益,我都得脱离香港,回到自由国土才有话可说,才有办法可想,我于是设法逃脱牢笼,重新建造新生命。”
于是他为岭南大学择校、复课奔波。1942年经过两个多月的经营,岭大村新校略有成效。大学部各学院及附属机构陆续在新校址办学。
1944年6月,考虑到当时的处境,李校长为学校发展,定下三个办法。“第一,学生以少为贵,附中不超过100人,大学以300人为限,携带行李不得超过自己双手胜任之重。其二,逐渐存衣存米以备荒歉 。其三,与周边村庄联合防护,并租30里左右以外的房屋作以为退步之计。”
(四)烽火中坚守的大村先生
司徒卫,画家、岭南大学分校校长。学校网站介绍其:“司徒卫学长是杰出的教育家,曾于广州、上海、香港和越南等地方开办学校,他担负岭南大学师生移师去韶关延续岭南的教育使命,深受师生爱戴。”司徒卫是岭南大学校徽的设计者。他是李应林校长的得力助手,负责岭南大学在岭大村的修建工作。他们雇佣工人 ,把原有的棚屋修葺,改建成办公室、课室、宿舍、食堂等 ,加建了礼堂、图书馆、住宅等,他以艺术家本色行事,在短短几个月内,建成容纳500多学生的新校园,是时有“山大王”之称。
冼玉清,国学学者、诗人、广东文献专家,冼玉清也是教育家,她终身从事教育。“他(陈子褒,冼的老师,跟从其学习8年之久),认为要救中国须从教育入手,冼玉清受他的影响最深,也立意救中国,立意委身教育,从事教育事业。”
1922年到1924年,冼玉清在岭南大学附中兼任历史国文教员。1924年岭南大学毕业,1925年担任岭南大学国文系专任助教,1938年担任岭南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战时期,每年她都有发表抗日救亡的文字,唤起民众抗日。1942年8月,应李应林邀请,冼玉清放弃香港“有住有食可以优游自得的生活”,毅然启程前往粤北,辗转湛江、连江、柳州、桂林等地,奔波40多天抵达曲江大村。
四、岭南大学精神永存
从一定程度上说,岭南大学是近代岭南地区第一所可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大学,深深留下了近现代广东经济和政治的印记。我们从岭南大学的校徽中可了解岭南大学精神的核心。校徽的构成:首先看到的是学校的全景:大圆形中上半部分是白云山的风貌,贯穿其中的是珠江:下半部分是学校北部的江岸。弯弯曲曲的溪水向南流去,阡陌田野左右交错。山高水长,天空地阔。气象雄伟,寓意深远。校徽以红与灰为底色,即“殷红如血,深灰似铁”,象征坚强意志和忠义品质。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面临民族灭亡的危急时刻,岭南大学倡导师生要果敢勇毅,不要踌躇观望。除努力做好学业,应积极参与后方救国工作,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岭南大学发表《告全体同学书》,“抗战之能臻胜利,必有赖于后方之支持。而后方之能否支持,尤纯系于是否人人具有果敢勇毅精神,加紧工作,以从事于其职份所在之业务……学生之就学教师之授课,正无殊于农夫之耕植,工人之工作”岭南大学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为培养目标。抗战爆发后,特别重视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观念的塑造。“岭南大学本着政府维持高等教育之方针,从事于经常工作;岭南大学负起时代之使命,尽量充实各院系教学与研究内容,提高教育效率,训练人才参加抗战工作及为将来战后建国之用。”有诗《忆岭南》:“万树千山忆大村,烽烟劫火祸连绵。抗日不忘勤学志,红灰儿女绿窗前……天涯游子梦魂萦,苦读八年炎难盈。寻得荒山来建校,亦书亦剑岭南情。”
这既是对岭南大学维系教育、培育人才办学历史的颂扬,也是对以文抗战、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岭南精神的深深肯定。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0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
[2] 陈国钦、袁征.瞬逝的辉煌:岭南大学六十四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69.
[3]陈国钦、袁征.瞬逝的辉煌:岭南大学六十四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102.
[4]“大村岁月”出版组 .“大村岁月”:抗战时期岭南大学在粤北[M]. San Gabriel:America Asia Printing,1998.
[5]李瑞明.岭南大学[M].香港:岭南大学筹募发展委员会,1997.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项目名称:“华南联大”教育活动史研究-以抗战时期内迁韶关高校为例(项目编号:GD20YJY05)
2020年度韶关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项目名称:民族危机下的华南高等教育研究-以抗战时期内迁粤北高校为例(项目编号:SZ2020SK04)
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建研究专项),项目名称:党的高等教育方针百年发展历程启示研究
2021年度韶关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项目名称:抗战时期的大学精神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以华南高校内迁粤北群体为例(项目编号:SY2021SZ07)
作者简介:鄢祥锋(1987.12-),男,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史、教育基本理论
陈庆礼(1986-12)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职业教育。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