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时期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2-07-15 点击次数:197
[摘要]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内涵。舞蹈作为民族文化的外在体现形式,也是各个民族文化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文化瑰宝。民族舞蹈的延续需要人才。因此,重视和强化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且非常迫切的。只有强化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民族舞蹈队伍,创造民族舞蹈精品,才可以推动民族舞蹈的繁荣与发展,从而促进民族舞蹈艺术事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研究民族舞蹈人才培养重要性,分析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现状,探讨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注意事项,为各个高校在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与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注意事项;分析研究
  
一、引言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事业,壮大民族舞蹈演艺队伍,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有着关键性作用。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高校要逐渐丰富民族舞蹈教学内容,改变民族舞蹈教学思路和方式,努力做到“内外兼修”,提高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中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民族舞蹈接班人。
二、民族舞蹈人才培养重要性
    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类型比较丰富,且逐渐呈现出多元化、丰富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只有做好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才可以保持优秀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依靠人才,为此,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显得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时,高校要注重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要不断拓展少数民族舞蹈知识层面,不断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舞蹈类型和文化内涵,在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从而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赋予少数民族舞蹈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少数民族舞蹈形式和舞蹈表现。在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人才,使得民族舞蹈可以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塑造出学生独特的少数民族舞蹈素养和魅力[1]。结合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现状,高校要打造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规范化、科学化少数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不断丰富时代发展下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内容,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素材和教材内容。另外,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出“有民族特色、有民族情怀”的优秀民族舞蹈队伍,要努力创新创造出思想性、民族性、特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优秀少数民族舞蹈作品,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推动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2]
、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些年来,民族舞蹈艺术事业发展越来越快,民族舞蹈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同时对于民族舞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出来。但是从各个高校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实践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高校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现阶段高校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族舞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落后。受传统民族舞蹈教学理念影响,当前阶段部分高校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存在机械化、呆板化、固定化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民族舞蹈艺术感和美感,尤其对民族舞蹈异域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历史等缺少认知,影响民族舞蹈学生在民族舞蹈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其次,民族舞蹈教学资源匮乏。现阶段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基本上以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民族舞蹈为主,而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体系搭建不完善,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缺少对民族舞蹈教学资源和内容的深入挖掘,使得高校民族舞蹈技艺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脱节。
再次,缺乏民族文化感知和认同。部分高校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更多是看重舞蹈技艺教学,而对舞蹈文化的传播和教学,则是容易忽视,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利于学生民族舞蹈整体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4]
、民族舞蹈人才培养策略
(一)重视民族舞蹈师资队伍建设,整合多元化舞蹈资源
    少数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其教授者和传授者,还是靠民族舞蹈师资队伍。民族舞蹈师资队伍的水平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因此,高校要注重对民族舞蹈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壮大民族舞蹈师资队伍。比如,可以针对民族舞蹈师资队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舞蹈培训活动,让民族舞蹈师资队伍,可以接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思维、最新的教育手段、最新的教育方法。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和内容,充分地分享给民族舞蹈师资队伍,增强民族舞蹈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软性化增强民族舞蹈师资的教育能力和水平[5]。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注重对优秀民族舞蹈师资队伍的吸纳和引进力度,要适当对现有的民族舞蹈师资队伍进行及时“更新和换代”,逐步补充新鲜的民族舞蹈师资队伍力量,为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工作,提供坚实且有力量的师资队伍保障。高校可以举办一些民族舞蹈教学课程讲座,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民族舞蹈教学课程讲座中,获得更多的民族舞蹈知识和价值理念[6]
(二)注重民族舞蹈人才培养,设立民族舞蹈人才专项基金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因此,为了延续少数民族舞蹈及其背后的文化,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各大高校,要积极投入到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中,从思想意识上入手,全面提高对少数民族舞蹈及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比如,各大高校可以以本校民族舞蹈教学体系搭建的形式,对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进行规定,从学生到老师,从老师到部门,严格按照民族舞蹈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工作,将培育优秀的少数民族舞蹈人才,作为本校舞蹈教学的关键和重点。除此以外,高校要建立特色化少数民族舞蹈培育机制,针对少数民族舞蹈学生种子,单独性、特殊化采取相关教学手段,重点培育少数民族舞蹈种子,抓重点、树立标杆,突出本校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特色化和高水平化。另一方面,民族舞蹈人才的培养,最离不开的是专项基金的支持,可以这么说,在充足资金的支持和配合下,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才可以获得新天地[7]。为此,高校要采取多元化手段,开源节流积累和储备专项基金,设立专门的民族舞蹈人才资金专项基金组织,科学合理地使用里面的资金,用以鼓励和提高民族舞蹈老师和学生的民族舞蹈学习,让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专心地、静心地研究和创新民族舞蹈。此外,对于一些缺少资金的少数民族舞蹈相关项目,高校也可以采取直接资金支持的形式,鼓励少数民族舞蹈项目的研究和开展,为培养出素养高、水平高、综合性强的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奠定良好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三)打造民族舞蹈表演实践平台,组织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实践出真理,实践是最好的民族舞蹈训练手段。为此,高校要针对当前学生在民族舞蹈表演实践方面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定期举办公开民族舞蹈训练和观摩课的形式,通过模拟舞台演出环境氛围和条件,使得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机会进行民族舞蹈实践演出。公开舞蹈训练课和观摩课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舞台上的舞蹈模拟感受,降低学生在舞台上的民族舞蹈表演的紧张感和陌生感。从真正的舞台表演来讲,民族舞蹈舞台环境是十分复杂,包括音乐节奏、观众、舞蹈演员、灯光、音响、伴奏等,如果没有长时间民族舞蹈表演训练和实践,学生很难对现场进行有效把控。为此,舞蹈教师还可利用民族舞蹈表演理论课堂前的 10 分钟,组织学生开展有关民族舞蹈表演趣味性活动,比如每节课让一位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自己喜欢的民族舞蹈表演节目,并说说自己喜欢这个民族舞蹈表演节目的理由,再组织班级其他学生联合进行点评。舞蹈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自行进行民族舞蹈欣赏、点评民族舞蹈表演节目的精妙之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民族舞蹈表达能力、音乐节奏感知能力和民族舞蹈鉴赏能力[8]。另外,高校可以组织全校学生举办校园民族舞蹈表演比赛,通过民族舞蹈比赛形式,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民族舞蹈表演学习。教师可以制订校园民族舞蹈表演比赛评选制度,先在班级内让学生自行评选,再以班级为单位,推荐表现优秀学生参加校级的民族舞蹈表演比赛。学生在校园民族舞蹈表演比赛中,既可以感受到民族舞蹈比赛紧张和乐趣,还可以感受到民族舞蹈表演的魅力感染力。
(四)着重训练学生民族舞蹈肢体语言,提高舞蹈艺术修养
民族舞蹈的核心在于肢体动作,民族舞蹈肢体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形式,在舞蹈表演中,肢体语言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恰当的肢体语言,不仅仅可以提升民族舞蹈者的表演魅力,而且还可以调动现场民族舞蹈欣赏氛围,提升现场民族舞蹈观赏环境。肢体语言作为一种舞蹈表现手段,可以很好地弥补声音的不足,满足声音之外的表达需要。但是,在对学生开展民族舞蹈肢体语言训练时,舞蹈老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饱满性,要让观众通过民族舞蹈肢体语言,明白你所想要表达的情感变化。另外,民族舞蹈肢体语言的使用,是建立在对民族舞蹈作品深入思考和感悟前提下的,尤其是表演者在面向摄像机的时候,演奏者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小表情,都会清清楚楚地表现在摄像机中,观众完全可以通过摄像机,对表演者对该民族舞蹈作品领悟程度有清晰的判断[9]。只有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才可以足够感染民族舞蹈表演者,才可以引起欣赏者的审美共鸣,才可以使得表演者,真正地为民族舞蹈作品服务,为广大的观众审美需求服务。
五、结语
少数民族舞蹈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重视少数民族舞蹈传承与发展,重视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人才培养,鼓励高校采取多元化手段,不断创新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模式和形式,加强少数民族舞蹈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同时设置专项教育基金,保证少数民族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锡林夫.民族舞蹈艺术传承者的摇篮——国家艺术基金“民族地区编导人才培养”项目[J].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18(03):163-167.
[2]贺富生.实用型创新性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129.
[3]郭建兵.民族地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建议[J].现代职业教育,2020(18):86-87.
[4]刘秋子.普及型民族舞蹈人才现状分析——以西南地区高校舞蹈教育为例[J].艺术评鉴,2018(22):150-151.
[5]张启望.湖南地区少数民族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1):209.
[6]周柯宇,曾金华,汪涛.新时期“非遗”教育中民族舞蹈传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再探[J].红河学院学报,2017,15(03):125-128.
[7]刘蓓.建立新疆优秀民族传统舞蹈育人体系建设的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7,26(01):75-78.
[8]王国俊. 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6.135-138.
[9]冯雅静. 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在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2013.150-151.
作者简介:石立林(1970.4-),男,汉族,河北乐亭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民间舞蹈教学。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