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
发布时间:22-07-15 点击次数:120
摘 要:当前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呈现出认知中国哲学、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象。对于哲学中国化发展的诉求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无法满足,要想从根本上建立中国特色的哲学,必须先着眼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探究哲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行性,即将最体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要将哲学中国化与传统文化发展相结合,必须先证明哲学发展与传统文化具有内在关联,也即本文之所证。
关键词:哲学发展;传统文化;哲学中国化;
 
哲学集中体现着人民生活中的思想方法和认识方式;而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传承下来的习俗和传统,体现着生活中的规范和原则。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必须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存在框架式结合、融合式结合和发展式结合三种模式。框架式的结合,即理解为按照西方哲学的框架,对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哲学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得出中国式哲学;融合式的结合,即理解为通过融合中国历史上的理论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相同点,用求证的方式证明中国哲学的历史在场;发展式的结合,即理解为在融合式的基础上,按照哲学逻辑,将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本文将要探讨的便是将哲学与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式结合的可行性,即将最体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种可行性体现在哲学不同于传统文化,但又与传统文化存在内在关联,即从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前提关联、性质关联、目的关联三个角度探讨哲学与传统文化进行发展式结合的可行性。
一、前提关联:传统文化是哲学发展的历史根基
(一)传统文化是历史思想的传承。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起源于社会生活,是抽象出来的生活经验。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传承的文化,即在众多文化中得以形成传统的文化,其形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得到社会认可的主流文化会被人们传承下来,如道德规范、政治理想;二是能让人生活变得更美好的生活经验,如贤者智慧。前一种文化更具有必然性,是人们生活时所遵循的规则,是不可违背的;后一种文化则更具有可选择性,可以理解为某种“偶然的智慧”。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离不开代代传承,是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不同地域有不同的传统文化,但这些传统之所以能被后世熟知,就是因为这些文化穿透了一代代人的生命,潜移默化的与人这个概念融为一体。马克思曾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这说明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潜意识的认同。中国是十分重视家风家训传统的国家,家风家训往往由家族的长辈制定及执行,不同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外在约束,这种家风家训对人的影响更加内化,耳濡目染的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良好的家风不仅能够在品德上树人,更能在社会实践中以品德为基在能力上立人。家风家训就是得到代代传承的传统,这种文化依赖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实践并随时代更替保持下去,不然就只能作为昙花一现的文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二)传统文化是哲学发展的根基
传统文化为哲学发展提供动力。哲学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而发展壮大,在中国发展哲学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既是物质生产的精神载体,又是哲学思想的理论载体。发展当代的哲学,不得不借鉴曾经存在的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就体现在传统文化中。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离不开对中国哲学史的回顾,通过观照曾经哲学思想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才能让当代哲学作用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哲学的演进史,对传统文化的再发现再理解就是对哲学的再发掘再梳理。
传统文化助哲学获得价值认同。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也就是建立系统性的思想体系,必须与中国的历史、文化、风俗相结合,才能有归属感、认同感。传统文化不仅是哲学萌芽的基石、发展的沃土,更是哲学获得价值认同的重要一环。哲学产生于西方,哲学体系诞生的环境本身也与中国的文化环境不同,传统西方的思想理论在形成过程中具有形而上的特点,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目前还有许多人并不了解哲学,不明白其用处,这是因为哲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结合不深,缺少认同感。因此,建立中国的哲学既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又要从传统文化出发。
二、性质关联:哲学与传统文化都蕴含文化精神
(一)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精神
哲学起源于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凝练着一个时代的人所能达到的认识成果。在古代,哲学与生活经验掺杂在一起,被当做生活知识的汇总。随着生活的发展和经验的进步,这些生活中的知识变得专业化,并且越来越精细,逐渐与哲学相分离,成为独立的学科,即各门具体科学,这时的哲学变成了理论的精华。与具体科学研究探索世界的方法不同,哲学倾向于理论探索,解释世界的本原,即每个时代对世界的最高认识。文化同样起源于生活,但与哲学不同的是,文化的涵盖范围更广,包含物质的、精神的,物质的如传统工艺、剪纸等,精神的则是与人融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而哲学作为生活经验的总结已然不是物质层面的知识技术,而是一种精神文化。
一种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它的哲学思想上[]。哲学思想诞生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受文化影响并反映着文化内容。以智者学派为例,对哲学思想与文化背景进行考察,一方面,智者学派重视论辩的特征诞生于雅典的民主制,在这种民主制度下,为了自身的地位抑或为城邦的贡献,人人都想要展示自己的才能,于是论辩便成为当时的文化重心,与此对应的智者们教授的智慧也是有关论辩和修辞的技巧;另一方面,在雅典民主制下智者学派的论辩得到发展,并进一步推动雅典的民主制,在论辩哲学盛行的文化背景下,掌握论辩技巧、学习社会政治方面的有关知识,以便在公共生活和法律诉讼等方面立于不败之地,便成为一件时髦的事情。[3]因此,哲学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体现着当今时代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也是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传统文化是文化精神的体现。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反映着时代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的所有文化,既包括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它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创造的总范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各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上的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是其中得到传承的那部分、是观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共识、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整个国家的智慧,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千年历史演变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尊重和实践,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对文化精神的传承。经过多年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根”与“魂”。在历史上,中华文化起着团结各族人民的作用;在今天,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精神之基,不能割舍的命脉。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就是对各种时代背景下的思想精华的汲取,对这些思想的学习能让我们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三、目的关联:哲学引领与文化规束的目的相近
(一)哲学产生出具体科学又引领着具体科学。
具体科学从哲学中诞生不是偶然的。首先,哲学一开始作为知识的汇总,具体科学只有脱离出来,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次,具体科学的独立为社会分工层次提供了更多可能;最后,具体科学的独立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在方法上,可以专注于模拟实验,更加注重实际成果,有了成果后再完善理论过程。
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引领作用体现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引导上。之所以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就是因为哲学来自生活,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具体科学的发展也是扎根于现实生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所以具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哲学一般原则的引导。“自然研究家尽管可以采取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4]不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一般规律,研究具体科学不能违背规律、脱离规律。哲学是为具体科学指路的明灯,沿着光明前行,才能走更快、更远。哲学涵盖自然规律是具体科学探索自然界时的边界,哲学涵盖的社会规律则为具体科学创造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提供科学指导。
(一)文化产生于实践生活又规束着实践生活
文化产生于社会实践生活,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一,社会实践生活使人与人交流密切,为了生存,人开始劳动,而劳动必然不是独立的,甚至经常合作,在合作中沟通交流的形式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文化;第二,社会实践生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财产观念,从捕获的猎物数量到交换的货币数量,财产观念开始诞生,每个人都会努力拥有更多的财产,但资源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冲突,就需要通过特定的形式对社会交往进行固定,主要指特定物品交换特定数量的财产,这种特定的形式是文化;第三,为了更加安全的生活,人们会联合起来抵制不正当的行为,即通过风俗、谚语在教育中明确行为的边界,让社会更加安宁,这里的风俗、谚语是文化。
文化规束实践生活中的道德观念。文化产生于实践生活,从产生开始,文化就是为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而产生的统一观念。对于道德观念,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界定,有的人道德界限感不强,这时就需要文化的规束。文化之所以能够规束道德观念,就是因为文化有广泛的思想认同。即使是那些触犯了道德观念的人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合规、不合俗的,这就是因为这样的人也生活在社会中,潜意识的接受了这种道德观念。但是,因为个人遭遇或其他原因,触犯了这种观念,这并不代表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失去了规束作用。
总之,发展中国特色的哲学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特色的哲学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哲学,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制度哲学,一定是结合传统文化、立足社会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2.
[2]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
[3]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李悦(1997.8-)女,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