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以主体性教育开展“四进四信”的路
发布时间:22-07-15 点击次数:164
摘要:
当前大学生思想呈现出信仰缺乏的现象,他们对马克思理论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信仰不够坚定。迅速发展的中国,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在这种情况之下,共青团必须发挥作用,使学生坚定意识形态,以“四进”的形式开展活动,使他们找到信仰的归属地。对于大学生而言,共青团以主体性来引导他们,完善人格的自我意识,使其成为时代的栋梁。针对这种情况,共青团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使其在头脑上建立自身的主导思想。“四信”是我国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成果,如果它占据大学生头脑的主阵地,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更有利于聚焦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共青团,主体性,“四进四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四进”即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1],“四信”即“牢固树立对党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1]。高校共青团将“四进四信”专题教育与主体性教育联系起来,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理论工作,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为灵活,更具有教学改革意义。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目标
共青团要以“四进”为主要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理解性,重在发展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学习态度。只有将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才能使他们更好地做到“四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体现了我们党对共青团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团的所有工作,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当好这个助手和后备军。”[2]通过“四进”的宣传形式,思政教育将学生自主性地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教育活动的目标,以学生为本,突出教学关系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将教育的关注点放到学生本身上,使其自觉地、主动地坚持“四信”,成为新时期的历史活动主体。新时代的思政教育以大学生为中心,开展主体性教育,具有创新意义,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思政课的讲解式教学模式,能够使大学生从共青团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政治理论,激发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更好地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青团活动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以往以共青团为主体的教育关系,使活动关系转变为平等、合作、民主型,以相互交换意见为活动模式[3]
二、开展项目式的高校共青团活动
项目式的高校共青团活动是能够促进大学生持续发展的活动,高校共青团在其中起到调动学生的作用,并要求大学生运用自身的要素完成项目管理。在具体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建立自律机制,重点强调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学生干部的参与。高校应摒弃单一的共青团的下放式管理方式,以项目式为管理方式,让学生全员参与“四进四信”的相关活动。这种方式能够摆脱以往共青团活动的部分学生参与的弊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特长和专项,更好地在“四进四信”的活动中理解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治国理政思想。“四进”的多元化形式增加了“四信”的教育情境,形成宽松、民主的学习状态,更容易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高校共青团在项目式活动中融入“四进”,在“四进”中把握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号召全体大学生以此理论基础团结起来共筑中国梦。项目式活动被共青团有计划地分解为更加具体的小部分,以目标管理为导向,在每一个环节都任命具体的人选,安排具体的任务,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管理,在具体的活动坚定“四信”。共青团以项目活动贯彻“四进四信”的主旨,能够促进每个个体的参与,这是因为项目活动的组成要素强调更小的团队部分。共青团必须了解个体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一定的主动权而不仅仅是参与权,使之拥有责任意识,能够有效地参与活动之中,消除不被重视的普通人心理。“四进”与共青团项目式活动的融合,能够有效激发青年学生对于“四信”的坚定,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项目式活动在共青团的引导之下展开,通过对红色主题的弘扬和宣传,让“四信”进入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凝聚多样化时代的主流价值。
三、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方法
高校共青团活动应摒弃单一的活动方法,强调多样化的活动方法,将“四进”的推广形式更加多元化,促进人才个体性的成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政治性理论,共青团活动方式要结合具体的时政和时事作为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增加学生的主体性认识过程,这样才有利于增加“四信”的坚定性。共青团可以利用公益活动、校园主题活动、社团活动、推展训练、心理咨询、爱国纪念教育、节日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结合现代化设备,加强主体性教育,使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具有国际竞争的优势[4]。共青团可以将“四进”的理念与活动方法相结合,使晦涩的理论便于接受,有利于学生对“四信”的树立。在共青团的多元化的活动基础上,大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轻松地感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指导意义。这些多元化的共青团活动,寓教于乐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对于“四信”的坚定具有推进作用。加强“四进”与活动的方法的融合性,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立足活动本身,发掘“四信”的特定内涵,加强青年团员对于党的认识。共青团的活动方法应该立足学生自身,突出主体意识,立足现代教育,发挥大学生在活动中的创造精神。活动方法要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坚持分类活动,归类指导,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坚持“四信”,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例如,高校共青团可以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讲座,解析其中的精髓,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治国理政思想的战略构想。高校共青团还举办知识竞赛、三下乡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朗诵讲演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加深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的理解,以“四进四信”专题活动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以服务为主导的工作主旨
共青团应该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青年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提升学生在校园中的主体地位。共青团通过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了解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所关心的时政热点、想知道的国家大事,提供政治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共青团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会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这也必然会体现出对教育主体性的重视。以服务为主导方式的共青团,以“四进”的形式安排活动,提供大学生需要的信息,为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导航,从而使他们坚定“四信”,巩固共青团的权威性。加强服务建设,可以共青团的各种活动展现活力,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愿意参加活动,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形式。具体而言,共青团要为广大青年团员提供具体的服务,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和生活需求,从理想的高度将他们凝聚起来,为未来的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共青团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提升凝聚力,才能使大学生在“四进四信”讲话精神中领悟党的思想,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自己的努力和奉献。
五、加强活动评价的有效性
共青团所开展的活动必须要有具体的活动评价,以此为主要途径对活动本身进行反馈,反馈得越及时、越准确越好[5]。反馈是平衡、调控活动的有效途径,能够及时传递学生所需求的信息。活动评价在共青团的引导之下展开,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成长,这是因为活动评价既可以评价活动本身,可以评价学生的参与,为学生提出更多的合理意见。共青团可以用整体性评价、内容评价、过程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反馈,将评价作为大学生的成长机制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他们的演讲、研究报告、模型、主题团会、公益活动等内容,使他们自我成长、自我提升。共青团开展“四进四信”活动,一定要注重评价,通过评价过程和结果感知思想文化的传播,理解新形势之下的新理论,使大学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四进四信”活动结合评价展开,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寻找自身的理论不足之处,使学生通过评价的形式做到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意识的成长。共青团以“四进四信”开展活动评价,有助于大学生坚定我国的意识形态,在与多元世界的交往中,明确自身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共青团活动的评价以“四进四信”为导向,促进他们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营造体验发展、展望未来的情景,增进主体性意识。
六、结语
“四进四信”主题教育与高校共青团活动的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活动完善教育主体的意识、认知、评价和反思,建构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使其形成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已经有了自身的思想,这时候要以主体性教育对他们进行培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四进四信”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找到精神家园,帮助他们提高精神境界,坚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高校共青团的“四进四信”教育以大学生的主体性身份开展,激发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学习,是以人为本地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手段,进而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共青团以主体性教育开展“四进四信”专题活动,是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潜质的有效手段,是学校面向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填鸭式教育的批判。这种教育活动能够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国家对于人才的需要,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秦宜智.2015年首期高校团委书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在北京举行[R].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317/c70731-26702538.html,2015-03-17.
[2]习近平.习近平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R].http://www.miit.gov.cn/newweb/n1146290/n1146392/c6244273/content.htm,2018-07-03  
[3] 李凤堂.青少年生命主体性教育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4] 陈志勇.高校共青团工作破局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5] 赵露,苏德强. 组织与引领: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项目名称: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融入黑龙江省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编号:GJE142202)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项目名称: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编号:GJC1319047)
 
作者简介:陈尧(1982.1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讲师,硕导,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