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语的省略表达看日本文化
发布时间:22-06-22 点击次数:81
摘要
日本是一个注重暧昧表达的国家,而其中当属省略表达最为常见,其在社会各方面的使用都十分频繁。而谓语作为日语句子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其省略的分类、功能、原因对日语省略学习都是有研究价值的。本文试从日语中的谓语省略部分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在明确谓语省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日语省略表达背后所隐藏的日本文化。
关键词:日本文化;省略表达;和精神;“察”文化
 
引言
省略表达在日语中是十分常见的,特别是在日常会话中,省略表达已被看作是惯用表达方式之一。对于日语省略表达的学习,单纯从语法角度出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日本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本文基于先前研究,对日语中的谓语省略部分进行说明,结合例句分析,透过省略现象探寻日本文化与日语省略表达之间的联系,为日语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谓语省略表达
省略的表达形式主要分为开场白式省略表达和文末中途结句式省略表达两种。
开场白式省略常用于交谈之前,为避免话题唐突,同时这类表达方式也能给听话一方留有更多考虑、反应的时间,顾及了对方的内心感受,从而使谈话能顺利进行。如当日本人有事需要对方帮忙的时候,并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意愿,而是会先进行试探,将寻求帮助的话省略掉。日本人经常会选择用“無理なお願いであることは承知しておりますが…”等类似的省略表达来展开话题,以免给听话一方造成强加于人的感觉,也给予对方考量的时间。
文末中途结句的省略表达,这种省略表达方式多用在婉拒或是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忠告等场景。如朋友发出邀请,但却无暇应接的时候,就可以回复:“今日はちょっと…”,把直接拒绝的话省略掉不讲,就不会对听话一方造成伤害。同样的例子也经常发生在公共场合的场景下,比如有人在禁烟区吸烟,出面劝告时应该说:
“すみません、ここはきんえんなんですけど…”;在图书馆感觉到喧闹,可以说:“あのう、ちょっと声が…”,这类省略的说话方式都是在尽量避免产生对人发号施令的感觉,同时也能使语气更加平和,让人更容易接受,减少矛盾的发生。在日语中,句子的肯定或否定、疑问或推测、命令或禁止以及时态等内容都是与谓语相关联的。谓语作为日语句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且在实际运用中,谓语成分也依然存在省略现象,现将日语谓语的省略现象归纳为“うなぎ文”、以助词为标志的谓语省略以及以副词为标志的谓语省略三个方面:
1.1 “うなぎ文”
例1 僕がうなぎだ。
“…が…だ。”这个句型的原义是“…是…”的意思,但不能把例1翻译成“我是鳗鱼”,句子实际所表达的意思是“僕はうなぎを食べようと思っている”。当然像例1这种答句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下才会成立的,对于例1,就可以把它的提问假设成“君は何にするか”。这类句子就是“うなぎ文”。
例2 だれがコーヒーをちゅうもんしましたか。谁点的咖啡?
僕がコーヒーです。我点的咖啡。
例3 大学での専門は?你在大学是什么专业的?
僕が英語だ。我是学英语的。
日语的省略表达往往更加关注新信息,而旧信息通常是被直接省略掉。在例2、例3中,答句只需要针对问题点做出回答,即只需要提供出新信息,会话便可以进行下去,在问句中已经出现过的原有部分,即使在答句中不出现,也不会影响说话双方对会话内容的理解。
1.2 以助词为标志的谓语省略
在日语中,助词只是功能词,没有形态变化与实际含义,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只是附属在其他句子成分之后增添意义。所以,当助词出现,由于助词自身所附带的特殊意味,已经为后续内容的推测理解提供了条件,此时省略助词后面的谓语,也不会影响到对句子的理解。
(1)以格助词为标志的省略
格助词在句中常表示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若格助词前项内容明确,指示作用较强时,则后续内容可以被省略。如例4、例5:
例4 どうぞこちらへ(来てください)。请到这边来。
例5 お先に(失礼します)。我先告辞了。
(2)以接续助词为标志的省略
以接续助词为标志的省略主要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惯用表达,使部分语言句子成为了偏于固定的搭配,即使在平时对话中不将完整的句子说出来,也不会影响双方的交流,甚至如果将内容全部说出,反而会让人生出啰嗦烦琐的感觉。如例6、例7:
例6 森田くんと美術館にいったら(いいですか)?和森田去趟美术馆(怎么样)?
例7 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どうぞお受け取り下さい)小小薄礼(还请您不要推辞)。
(3)以提示助词为标志的省略
将提示助词放在谓语之前,用于增强疑问、否定等语气时,由于其指向性强,往往其后面的谓语成分会被省略。如例8、例9:
例8 そんなひどいことがあったとは…(おもわなっかた)。(我没有想到)会有这种过分的事。
例9 僕は失礼します。我先告辞了。
私も(失礼します)。我也先(告辞了)。
1.3 以副词为标志的谓语省略
日语对话中,一个副词充当一个句子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这也是省略的用法,在不影响对句子本义进行推测的条件下省略去了副词后面的原本内容。如例10、例11:
例10 朝は忙しいですか。早上忙不忙?
   いいえ、べつに(忙しいことはない)。不忙。
例11 山田くんが退学されたんですって。听说山田被退学了。
まさか(そんなことはないでしょう)。不会(有这种事)吧!
省略表达作为日本人在交际过程中的惯用手段[1],其与何人、在何种场合、选择何种省略方式等最终目的就是将自己真正想表达意图,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传达给对方。由此可见,在实际交际中遇到会话省略的情况,需要依据交谈场景、交谈对象等语言外要素对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进行推测,只有如此,交谈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而在日本,省略表达的使用如此频繁,与日本文化之间是有着深厚联系的。
2 省略表达背后的日本文化
2.1 “和”精神
从日本的地理环境来看,它是一个周边环海的岛国,且岛上的环境比较适合种植水稻,而水稻的种植需要人与人之间互相协作。因此从作物耕种等农业活动开始,古代的日本人渐渐地从小家形成了村落共同体,产生了一种集团意识,基于集团利益个人的行动准则也随之形成[2],人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进行行动,而是要遵守共同的秩序。古代日本人的这种集团意识不断被继承、发展,逐渐演变成人际交往时所需保持的一种和谐关系,即“和”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作为民间人们默默遵守的交际规则,也作为政治规矩被人们所拥护。圣德太子时期,就曾奉行“以和为贵”的政治理念,而且这种理念并不仅限于人本身,对于自然,也信守着“和”的意识。比如日本“万物有灵”的思想,把自己的衣食都看作是大自然的回馈,崇敬自然,以求与其和谐共生。
把目光放回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信奉“和”精神的日本人也不愿与他人产生对立,而是想法设法地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平和。如在拒绝他人或是表达自己否定意见的时候,日本人会选择用更加委婉的方式回应对方。在他们眼中,直言不讳是不可取的。 日本文化是杂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儒家思想,“和”精神的产生,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在言语交际中,“和”精神可以理解为不将个人意志强加给他人[3],进而追求更加平和、轻松的语言氛围。如“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はい”“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等措辞的使用,也是“和”精神的体现。日语中的省略现象也正是在这种语言氛围中催生出来的,通过省略部分句子成分,使对话内容听起来更容易让对方接受,同时也避免对方的尊严受到冒犯。
2.2 “察”文化
所谓日本的“察”文化是指在日常交流过程中,在不直白地拒绝、触怒对方的基础上切身体会他人的想法与感受,并能够从中揣摩出对方的真实意图。在众多日语表达方式中,省略表达就与上述所说日本文化中的“体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的“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观观察;另一方面为深入考察。这就要求说话者与受话者在交际过程中观察推测双方内心更加深层的想法、喜好和心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体察文化”逐渐深化到人们的意识中并演变成为了一种习惯性遵守的交流准则。
2.2.1 “顾他”心理
日本人的言行思维往往是以他人为中心的,善于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特别是在交谈内容涉及对方的时候,会注重观察另一方的神态表情、注重体谅另一方的内心感受,生怕使对方难堪。换言之,这种“顾他”心理就是时刻抑制自己、照顾他人,而省略句式的使用,正可以达到这一“顾他”目的,如例6的“森田くんと美術館にいったら(いいですか)?”,在对别人发出邀请时,常常将处于句末的核心谓语部分隐而不提,其目的其实是为了尊重对方,避免产生强加于人的语气,且通过省略的方式给对方更多考虑的余地,既照顾了他人情绪 ,同时也避免了因对立而生出尴尬的语言氛围。
2.2.2 “内敛”意识
与“顾他”心理相对应,日本文化中的“内敛”意识也是其特点之一[4],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日语的暧昧性和含糊性。相比直截了当,日本人更善于使用暧昧不清的说辞,抑或省略表达,甚至闭口不语,这在日常交际中都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果将处处体谅他人、考虑他人的“顾他”心理比喻做华丽的外表,那“自我收敛”就是丰富的内涵,是日本人谦卑品性的本质。在外尊敬他人,时刻留意他人感受,通过从对方那里得到的反馈来安排自己的话语,使交流更加顺畅;在内收敛自我,不露锋芒,时刻把自己摆在恭敬谦卑的位置,不想因为自己而造成他人的麻烦,可以理解成一种“偏执的独立心理”。“どちらへ行きますか”“ちょっとそこまで”,这一问一答在日语中是很常见的寒暄对话,但因文化差异,西方人对于这样的语言方式是很难理解的。他们会认为“ちょっとそこまで”这句所谓的回答并没有说出答案,使对话变得莫名其妙,生出答非所问的感觉。而日本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对此是这样解释的:“ちょっとそこまで”这一答句运用了省略表达,省略了后面更加详细的解释,即想让对方了解‘我不想让你知道我去哪里’的真实想法,又不想与对方冲突,所以通过省略的方式使表述更平和。”
综上所述,省略表达的产生、运用与其背后的日本文化是分不开关系的[5]。省略表达是日本文化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日本文化则是省略表达成立的根源。“和”精神、“察”文化等日本本土文化,共同构成了日本人交流的基础;牢固掌握日本文化,也是非日语母语学习者进一步学习、运用日语省略的重要支撑。
 
结论
一直以来,日语中的省略表达都是非日语母语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关。日语中的省略现象虽然句子不够完整,却丝毫不影响语义的传达,甚至还会产生深一层次的会话含义,用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这也就意味着,仅从语法的角度去了解、学习日语省略表达是不够的,还要考虑日本文化对省略产生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和”精神“察”文化与省略表达之间的关系,把语法和其背后的文化渊源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省略表达,争取对日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久野暲.談話の文法[M].大修館書店,1978.
[2] 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特色[C].讲谈社,1977.
[3] 钱雅纯.[J].文化学刊,2017.
[4] 王奕奇.从文化背景下看日语中的省略表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
[5] 徐鸿丽.日语省略表达及其文化成因[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作者简介:李鑫钢(1997-),男,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