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厌学问题分析及处理 ——
发布时间:22-06-22 点击次数:152
摘要:大学生厌学现象在各大高校多有发生,厌学不仅会影响班级、学院、学校的学风建设,更是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甚至成为导致社会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的可能性因素,同时给高校学生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对高校大学生厌学行为进行全面剖析,总结让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改变厌学情绪的应对策略,建议从个人层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从学校层面号召学校老师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确定,构筑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  大学生  厌学分析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厌学问题已经开始流行于各大高校[1-2]。例如,2016 年《中国青年报》一项针对 2002名在校生、毕业生的调查显示,83.1% 的受访者有过逃课经历,50.8% 的受访者找别人替过课3。脱离高考的束缚,逃离了家人的监管,进入大学开始了理想中的放松生活。于是,这些年轻人为了弥补在高中生活中的缺憾,逐渐重拾兴趣爱好,把时间花费在打游戏等兴趣爱好上,渐渐忽略学习,产生厌学情绪。厌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也会影响班级的学风建设。导致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厘清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从源头出发,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案例背景
小A,我院一名大二学生,学习情绪低落,上课存在迟到、早退、甚至逃课现象,旷考、禁考现象严重,大一下学期未通过课程6门, 引起了我的强烈关注。。
据了解,小A一家3口,是家里的独生子,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与父母关系良好;平常话不多,表现不突出,没有特别的爱好,喜欢宅在宿舍玩游戏,基本不参与班级活动;自律性差,经常旷课。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不爱说话、独来独往的同学;在老师眼里,他是一名安静、总是旷课的学生。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该案例属于成长指导类问题。首先,需要弄清学生产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厌学常见原因包括:存在不良学习习惯、学习适应能力弱、懒惰心理、感情不顺等;其次,学生的整体素质快速下滑,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能力欠缺,长时间在学习上受挫逐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没有确定清楚,只有被动地受严格管理和约束时才愿意去学,懒得去思考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再次,部分学生抗压能力差导致产生厌学情绪;最后,对所学专业缺乏认同感,对专业前景不确定抱有怀疑态度,加重厌学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也有可能与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针对厌学学生,一定要掌握其厌学的根本原因和需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通过与小A的会谈,了解到他出现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沉迷游戏,自律性差
大学的学习环境与高中时压抑的学习生活相比,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远离父母的约束,来到一个一切都是新鲜事物的环境中,抵制不住诱惑,逐渐放松了自己的学习。另外,高中时老师和家长为了缓解学生当时的学习压力,暗示学生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产生了误解,认为大学就是学习的终点,进入大学只要不挂科就行,没必要好好学习。脱离了父母的监督,开始放任自己玩游戏,出现了迟到早退、逃课、上课干与学习无关的事等厌学行为。
(二)人际关系松散,缺乏自信心
在与小A的交谈中,发现他不善言谈,谈及学习和人际关系时,经常眼神躲闪、缺乏自信。小A不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课堂上也并不喜欢与教师和同学有思想上的碰撞,时间久了渐渐被老师和同学忽略,处于班级团体的边缘,人际关系也随之疏远,长期在情感上得不到关心和照顾,对他的心理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遇到学习问题,自我解决能力不足时,也不愿与其他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交流,再加上没有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习上产生的不良情绪不能与他人倾诉,负面情绪不断的积累,学习的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于学习也失去了兴趣,厌学情绪也就不断显现,厌学行为慢慢产生。
 
 
(三)对未来很迷茫,无明确的人生目标
对于未来想要从事什么工作,自己的梦想是什么等类似话题时,小A思考了半天,一直没有清晰表达出自己的奋斗目标、比较迷茫。未来职业规划不明确,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树立清晰且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才能让学生有动力并采取行动,最终逐一去实现目标。
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生存成长的社会环境 ( 如家庭、机构、团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 (人的生存成长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4]。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人的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是因为人们不能看清环境与人的关系,许多身陷困境的人没有在环境中寻找到合适的资源,导致对自己的问题无力作出改变。针对此案例中的小A同学,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帮助他及时看清问题帮助其寻找资源,改善其与环境的关系进一步解决问题,以促进成长。
三、案例辅导的过程及方法
(一) 纠正观念,改变认知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可能是大学中最出名的俗语,传诵程度不亚于每一个学校的校训。高中拼命学,大学拼命玩,早已成了人们的思维定势。西方有句俗语:房间里一只大象走来走去,却无人感到奇怪。我们大学的严进宽出、宅寝室疯狂打游戏就是这样一只大象。针对此现象,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要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增负,提升其学业挑战难度[6]。帮助学生纠正其大学是用来自我放松的错误观念,让学生确实明白大学是学习知识,让自己综合素质得到培养的地方,对其及时进行思想引领,明确学校的课堂考勤、考试制度、学业警示制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以及退学制度等,明确在自己没有履行作为相应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时,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以此帮助学生约束自己自由散漫的行为,同时让学生清楚了解毕业所需要的条件,明白学业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
(二)结对帮扶,示范引领
小A长期在学习上感到挫败感,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存在懒惰的心理,只有被动地受严格管理和约束时才愿意去学习,没有和班上同学形成良好关系。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班长、学习委员和团学干部等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学生中间的重要桥梁和枢纽,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结对子帮扶,发挥朋辈影响作用,既能发挥学生干部的主动性,又能帮助厌学生摆脱困境。辅导员通过联系与小A同学有地缘优势的优秀学生干部,使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他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辅导其学业问题,帮助其建立自信,提高其与班上同学的黏性。
 
 
(三)树立目标,筑梦成长
清晰的人生目标是学习的动力,也是防止学生产生厌学行为的重要方法。在与小A访谈时问起自己的职业规划时,我发现他并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听从父母的意见,从未设立一个清晰的奋斗目标,这导致其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想办法在根源上解决,而是去逃避问题。一个清晰的目标对小A而言是当前紧迫的需求,无论是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目标,有了清晰明了的目标计划,他就可以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在行为上约束自己,远离厌学行为。因此辅导员就利用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帮助小A一起制定了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生涯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小A同学本学期开学以来从未出现过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学习目标明确,对学习重拾了兴趣和信心。
四、经验与启示
个人层面,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不断提高自我价值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确定长期的学习目标、对困难或压力学会正确归因;可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同学、朋友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要懂得劳逸结合,学会压力调节并释放;不断突破目标,学会自我激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积极向上心态;参加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厌学行为。从自身做出改变,厌学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学校层面,老师要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确定;构筑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防范社会不良风气侵袭;加强对大一、大二学生的管理,从考勤制度到学校学习风气的改变,让学生从新生开始就培养好的学习习惯。重视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入大学的新生普遍会感到迷茫不知所措。高考之后感觉突然没有了“重负”,思想上极容易出现松懈的情绪,从而导致其目标不明确、虚度光阴。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重视新生的生涯规划教育,这对于强化新生生涯规划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激励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尽早帮助学生做好学业和生涯规划,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
家庭层面,学校与家长必须建立联系,构建一种家长学校双方共同管理教育模式,对解决大学生厌学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每学期向家长汇报一次学生成绩,将学生在学校中的不良行为表现及时告知家长,由学校和家长共同协商解决学生的不良行为。作为家长,要时刻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防止被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或观念沾染;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调节孩子的不良心态,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主动与老师保持联系,对厌学学生给予帮助,让其早日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造成当代大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大学生的厌学心理、厌学行为进行全面剖析,对帮助大学生缓和厌学情绪,克服厌学心理、避免厌学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对学生的厌学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处理,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联合教育体系,大学生的厌学问题才更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而促进大学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宋义霞. 大学生厌学问题成因及应对方略探讨[J]. 理论导刊, 2011(8):3.
[2]刘燕平, 陆恒. 大学生厌学现象矫正——基于中和技术理论与惩罚理论视角[J].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1):7.
[3]网易教育. 大学生逃课调查:八成曾有逃课替课行为[EB/OL]. http://edu.sina.com.cn/l/2016-12-02/doc-ifxyiayr8782983.shtml 
[4] Bronfenbrenner U.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给大学生“增负” 提升本科教育的第一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8n/2018_zt11/zt1811_sc/zt181105_mtgz/201806/t20180629_341573.html
 
 
作者简介:吴雨函(1993-),女,汉族,四川达州人,硕士,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