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2-06-21 点击次数:68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政府的战略管理来说十分重要,价值取向以及信仰支持需要和政府的理念保持相同。所以,需要构建政府追求的、以人为本的、公平公正的、利益至上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推动改变政府职能,将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化。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改革越来越深入,国内的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经历着变革。在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中,价值的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需要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进行讨论。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的管理进行优化以及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属于政府战略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价值取向以及信仰支持需要和政府的理念保持一致,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以政府价值追求为基础,大力创新、发展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系。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社会科学把社会部门分为三大类,第一是政府组织,第二是工商企业,第三是介于政府组织和工商企业之间的组织机构,包括各类公益部门和非官方公共机构。本文涉及到的公共部门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狭义的公共部门的范围,一般是指拥有公共权利、执行各种公共管理事物的职能部门[1]。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属于我国人力资源中的一部分,属于公共部门中人才的全部[2]。公共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既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代理人、社会改革的领导者,又包括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特殊性以及重要性均较高[3]。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将国家行政组织以及国企人力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公正以及工作效率作为目的,进而规划、录用法律法规的人力资源,从而使管理活动过程得以保障[4]
(二)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是公共部门在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的过程中组织成员所推崇的信念及奉行的行为准则,亦即公共部门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要求其组织成员作出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总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的形成受制于公共部门所处的时代特征、自身的性质和其担负的社会职能,它是一个长期培育、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公共部门的领导者们高度重视,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贯彻和体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往往通过公共部门的精神口号和公务人员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包括三个部分,两个过程。第一部分,组织文化价值观(可表现为有形的制度或无形的组织文化)对管理者价值取向的引导和约束;第二部分,管理者赋予组织成员的引导和约束;第三部分,组织成员传递给服务对象的服务理念和精神面貌。第一过程,价值体系在组织内部的传承和对组织成员价值取向熏陶的过程;第二过程,价值体系对外部服务对象的一种释放,贯穿在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
二、构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
价值体系贯穿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与培训,工资、奖惩与激励等各个过程)之中,价值体系包括以下几条价值理念:
(一)坚持以人为本
知识经济在逐渐发展,人力资源变得更加重要、更加积极,人力资源的管理中需要以“以人为本”为理念,做好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人的因素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因素,进而将管理活动的核心以及组织中的重要资源进行强调,对人的作用进行重视,做到尊重、注重人群的发展,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5]。“以人为本”中“本”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人为主体和目的,其基本要求就是把人作为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因而它是一种公共部门所应采取的一种价值取向。公共部门需要“以人为本”,将人作为动力、中心以及目的。只有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使组织成员有事业的归属感,因此也就更容易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将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员工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可以带来“双赢”的效果,并努力为一致的目标而奋斗。新公共管理者认为,将顾客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并指出,在政府活动期间,想要顾客对活动满意,首先就需要让国家的公务员表示满意。因此,“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政府和公众(外部顾客)之间,也适用于政府内部之间的工作关系。规范公共部门行为需要“以人为本”做其价值指引,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官本位”现象屡见不鲜。如何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成为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专属的价值体系。
一是以公职人员为本。人力资本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本,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种资源。人不再是制度的附庸,需要控制物化成本,人的增值潜力是无限的,是十分重要的资源[6]。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有计划进行开发,尊重员工需要。人本管理的中心就是将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中心,将员工整体的发展实现,而不是局限于几个员工的发展。
二是以公共部门服务对象为本。要在组织中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服务观念,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部门人员的角色冲突,在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实现组织的发展。强化服务意识,以“顾客”为导向,公共部门行为以公民的需要为目标,强调为公共部门服务对象服务,对公共部门服务对象负责,并将公共部门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服务质量的标准。因此,“顾客导向”是人力资源管理价值体系构建中最重要、也是首位要坚持的价值理念。
(二)保证公平公正
对“基本价值取向”进行侧重,对其正当性进行强调;公平强调衡量标准是具有“工具性”的[7]。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更容易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满足感、生活状态的幸福感,更容易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主动的进行自我提升以及自我激励。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也丰富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打破了以往只能通过单一的职位晋升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局面。在新的价值体系的带领下,公职人员工作的动力将不再是一己私利,而更多的应是心中的信仰和责任。
一是保证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公平处置。人力资源的获取,不管是从外部招募还是内部招募都要做到机会公平,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标准、过程、结果的公平,绩效评估结果的公平性和正确性将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开发与培训,获得培训机会要公平;工资、奖惩与激励,工资待遇就是应保证同工同酬,奖惩和激励是应保持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
二是保证公共部门所提供服务惠及对象的公正待遇。同等对待即为公平,但并不一定就是公正,所谓的公正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公平的正义。公共部门中所涉及的公正问题,主要是针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出的。给予弱势群体以更大的关怀,已成为社会共识,这也应成为现代政府部门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公职人员平和的心态更容易使其为这部分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甚至更好的服务。
(三)公共利益至上
公共利益指的是人们的公共需求或者能够将对象的公共需求满足,或公共需要被满足的可能性[8]。一个政府只有从本质上做到公平公正了,才能真正地做到为公众服务,以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公共部门的最主要价值就是在于公共性,只有核心价值的公共性需要得到维护,方可防止核心价值体系发生紊乱,这样才不会减弱公共部门的公共性,保证公共利益。公务人员需要形成以公共利益为重的信仰,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信念,赋予公职人员以崇高的使命感,才能破除影响公共部门吸收人才、留住人才的壁垒。
一是公共利益高于组织利益。组织行为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最大化的实现公共的利益,在此信念的基础上,公共利益必然要高于组织利益,组织不能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潜在利益,而做出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摆正态度,组织的存在只是为了更好地为实现公共利益服务,如果公众某个组织机构的功能不再被组织需要,或者不再有单独存在的必要,那么组织不能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做出有损政府、有损公众的行为,不应该使自己的抵触情绪、抵抗行为成为组织变革的阻力。
二是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公共部门中,出于公职人员对公共利益的信仰和追求,在他们心中也已经自觉地树立起了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高度服从组织利益的信条。只有心中有信仰,才能对自身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才能自觉地以恪尽职守为荣,以危害组织为耻。
 
参考文献
[1]李文良.公共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王远成.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3:35.
[3]董克用.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及其特点[ 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9..
[4]王远成.对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3:35..
[5]宫漫.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 中国人才,2009:1..
[6]倪星,揭建旺.试论政府人事管理的治道变革[J].探索,2003.
[7]吴忠民.关于公平、公正、平等的差异之辨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
[8]汪辉勇.公共利益: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J].行政论坛,2003.
作者简介:单语,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