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与超真实:新媒体时代的时间感与空间感
发布时间:22-06-21 点击次数:194
 要:新媒体是一个热概念,不管是主体、受众、载体、过程还是效果都有大量研究,但对于受众时间空间的感知研究仍处空白。借助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和鲍德里亚的拟像和“超真实”理论,以B站对用户时间和空间体感的影响为落脚点,发现新媒体的确使人产生时间和空间感知上的扭曲。基于理论分析,提出需要把握好主观时间的体验,主动对孤立的身体系统做功,矫正失衡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加速”理论;拟像;“超真实”;B站
 
进入大众媒体时代,尤其是新媒体出现以后,我们逐渐不需要亲身经历就能够获得认知。媒体成为构建社会认知的重要系统。麦克卢汉曾言,人们通过媒介提供的虚拟方式增强感官功能,从而重新认知环境,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进入了媒介构建出的虚拟空间。
、时间的快与慢 空间的拟像与真实
关于时间的描述,从古至今从未停歇。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说:“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歌《天真的预言》里写道,“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And eternity in an hour(掌中握无限,刹那成永恒)”。木心的《从前慢》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果说在过去,人们对时间的感知还有些浪漫的钝化,而进入后现代,似乎时间成了量化的咫尺。精准的列车时刻表提醒着乘客安排好外出的行程,外企Outlook里满满当当的日程精确到分钟,学生秉持着“deadline(最终期限)是最大的生产力”没日没夜地赶着进度,狂奔着在最后一秒前提交文档。时间管理成了现代人自律的必要能力。同时,现代技术为我们节约了大量时间,时速300公里的高铁、1000公里的飞机,108.59Mbps的宽带网络上传网速,意味着穿越大半个中国只需几个小时,几秒钟便能在屏幕前看到对方的表情。如此来看,时间确实是更有存在感,且量化程度更高。
空间的概念界定,除了大小,还有真实与虚拟之分。前者通常与物理面积或体积关系更为密切,故在此不做讨论,着重讨论真实感。而关于真实的含义,社会学界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是有学者对它进行了讨论。国内学者郑作彧在伯格和卢克曼于1966年合著《真实的社会建构》基础上从现象学社会学角度定义了“真实”,他提出“真实”就是现象的立体化全貌,也就是现象的整体。
媒体信息和真实的关系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如实呈现。第二,理想上要如实地呈现出作为所指的社会真实,但事实上呈现的却是扭曲了的现实,以至于曾体验过这种真实本身的人也无法辨别。第三,媒体虚构信息,可由于人们对这些虚构信息信以为真,采取相应的行动后这些信息发挥出的作用比真实信息还要大。很典型的例子是,反映一定刻板印象的假新闻被广泛传播,并引发大范围的情绪失控,如2019年重庆万州一大巴车落水,现场一女司机被造谣是罪魁祸首,引起网络世界铺天盖地的谩骂。如果说在过去,人们的空间感还停留在目光所触的视野,那么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越过物理距离围观遥远的风景,甚至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空间这一概念,就愈发脱离实际了。
、社会加速:扭曲的时间感
加速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Hartmut Rosa)提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指出现代社会呈现出时间上的“加速”特点。[2]在过去,我们想要和一定数量的人接触与交流,就必须拥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但在B站的评论区和弹幕里,我们轻易“遇见”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的陌生人,人与人之间可以打破时空的壁垒进行互动,包括但不限于点赞、回复以及对个人账号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视频的弹幕是实时更新的,但由于发布后便保留在视频中,不论过去多久,下一个观看视频的人在看到弹幕后,都可以进行回复,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弹幕里出现类似“前面的等等我”这种跨越时空的互动。
社会变化的加速,被定义为用来指导相应行为的经验和某些期待的失效速度的加快,以及在功能、价值和行为等领域将现在某个特定的周期时间缩短。[3]尽管在传统媒体时代,消息、经验等的更新速度也很快,但和新媒体比起来仍相形见绌。B站首页的推荐区每一次刷新都可以得到全新的内容。热门的视频由于常常反映或创造热点,而热点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又常常层出不穷,因此一定时间内的热门视频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失去时效性,或者其价值只能在当时得到体现。
生活节奏的加速可被理解为个体在一定时间内行动数量和体验事件数量的增加,包含客观与主观两个层面,即个体行为速度的加快及日常时间体验的变化。[3]用户在使用B站时,可以选择倍速播放,加速、减速均可,但加速的选择更多,包括1.25倍速、1.5倍速和2倍速,因此看视频本身这个行为可以加速进行。而且,在观看引起自己兴趣、共鸣等的视频时,我们常常可以感到时间疾驰而去,这种体验也是生活节奏加速的一种。
、拟像与超真实:扭曲的空间感
“拟像”英文为 Simulacrum,也有学者翻译为“仿像”。顾名思义,是指诸如媒介的物质让事物或是对象本身以显像形式呈现,一般指用人为符号再现事物。[4]有的媒介信息根本没有和社会真实一一对应,却比真相更真,即鲍德里亚所说的“超真实”(hyperréalité)。当下,信息技术“加速”发展,网络全球化实现,信息数量大大增加,人类不停在现实与虚拟间来回穿梭,进而产生“超真实”的体验。与此同时,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错位。可以这样说,当代社会充斥着超真实。[5]
在人与物之间,物变得多样、新潮和智能,可与此同时人在物面前却显得愈加愚笨。社会加速后,人们并没有因为物的多样化而使自己的知识得到丰富,也没有进行更多行动,而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丢失文化知识与行为经验。[6]120人们在面对物时所产生的罪恶感不断上升,甚至内心产生无比糟糕的体验,因此可以说,人工智能愈是发展,人类文明愈走向非智能——一种人类自己引发的“系统性愚蠢”。[7]这一点可以从我们对知识储备的“空间感”来分析。很多用户在面对知识性、技能性或其它“干货”视频时,会收藏保存,产生已经拥有某些知识的错觉,但其实并未打开学习,这就是B站上常出现的“进我的收藏夹吃灰”。
在人与人之间,随着新科技的涌现,人际关系中的强弱连接都不断增加,社会甚至达到饱和。[6]59如前所述,B站的技术设置让成千上万的用户可以短时间内彼此“遇见”:弹幕中抑或评论区。在物理世界中,这种相遇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但网络社区却轻易实现。
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这一时期内部自我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严重的扭曲。数据穿透了我们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拥有数字身份,只有被数字化才能让我们找到存在的意义。当我们的生活被数字占领,真实维度消失,符号编码对真实的模拟仿像替代了真实的世界。我们需要注册账号才能使用B站的全部功能,在账号注册的顷刻间,我们拥有了虚拟的身份,转而在虚拟的视频王国中游走,通过各种各样的视频、番剧了解这个世界。但经过加工的视频作品并不能完全反映这个世界,脸谱化的人物、戏剧性的冲突、狭隘性的视角使得复杂的世界被简化或是浓缩,人们进入了比真实更加真实的“超真实”。
、新媒体时代的冷思考
法国哲学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指出,由于科技对物理世界的改变,速度经历“自然速度”“相对速度”和“绝对速度”三个时期。自然速度存在于在工业革命开始前,可被理解为人类不借助外力的原本速度。而工业革命后,新的交通工具出现,人们能够在短时间跨越长距离,社会进入相对速度时期。随着实时传播技术的诞生,绝对速度阶段来临,这一时期人们无需跨越空间就能抵达想要到达的彼岸,抹去地理位置的空间差异,只有此时此刻的当下。[8]但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加速,空间异化,“此时此地”的当下超越了真实的时间空间成为“超真实”的拟像,人的感知在其间扭曲,该如何把握节奏感且不至于迷失在虚拟的空间中?
首先,我们要重视主观时间的体验。体验与经验是不同的概念。个体对日常生活事件的亲身经历叫做体验,而经验则是主体对所亲身经历事件进行理解、重构、消化后,将其注入个体身份和个人生命中。[3]由于主体无法将大量生活中的体验转化为个人经验,现代社会面临着体验丰富但经验丧失的问题。一方面,由于现代社会不断加速,人们花在可以产生应用于情境中的经验上的时间越来越短,但个体单位时间内所体验的事件数量却在不断上升,比如我们通过不停地观看视频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体验,但却很难将体验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另一方面,并且我们是通过媒体技术间接体验世界,这些体验是非实体化的,因此很难在我们身上形成印记,因而出现体验丰富但经验贫乏的问题。。
其次,要意识到“内爆”的存在。“内爆”的产生条件是,虚拟与真实变得相似,二者界限被打破。在这种情境下,人们的认知空间得到从未有过的拓展,进入自身难以承受的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将自己的大脑当作一个孤立的系统,在总混乱度不断增加时主动对系统做功,矫正失衡的空间感。
新媒体是一个热概念,不管是主体、受众、载体、过程还是效果都有大量研究,但对于受众时间空间的感知研究仍处空白。借助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和鲍德里亚的拟像和“超真实”理论,以B站对用户时间和空间体感的影响为落脚点,本文发现新媒体的确使人产生时间和空间感知上的扭曲。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需要把握好主观时间的体验,主动对孤立的身体系统做功,矫正失衡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参考文献:
[1] 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2.
[2] 郑作彧.哈特穆特·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14(3):25.
[3] 曾誉铭,关韶华.“加速”的社会:论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25-40.
[4] 马小茹. 超真实:符号的狂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
[5] 蔡垚.加速社会中的“超真实”体验——鲍德里亚、罗萨对资本主义规训秘密的揭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0,41(05):52-58.
[6] 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M].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p120.
[7] 吴冠军.速度与智能——人工智能时代的三重哲学反思[J].山东社会科学,2019(06):13-20+160.
[8] 邓丹.社会加速与新异化——哈特穆特·罗萨的媒介观念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20,20(03):101-109.
 
作者简介:王迎(1997-),女,汉族,安徽宣城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非遗数字传播。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