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 ——以《哪
发布时间:22-06-20 点击次数:114
摘要:《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由中国古代传说“哪吒脑海”改编而来的国产动画电影,讲述了哪吒从出生开始就与命运不断抗争最终逆天改命的励志成长故事。电影从呈现方式的转变、人物形象的重新构建以及在故事主题中融入现代文化内涵的多重创新方式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不忘继承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文化元素以及传统美德。在创新与继承中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大众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关键词:《哪吒之魔童降世》;创新性;继承性;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影电视行业也进入到了全新的新媒体时代,许多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被重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其中典型的成功代表案例,上映于2019年7月,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影片不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或者动画渲染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创新,是国产动漫历史上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通过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呈现方式、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故事主题三个不同方面的创新的分析来研究传统文化该如何创新性继承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的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依然具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同时也拥有着最古老的文明。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他的《大国雄心》中说:“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与历史的关系如此密切、受历史的影响如此之大。”过去的时间里,中国长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客观上,使得主体文化受外来影响变少。同时,中国文化又长期优越,中国人几乎都对我们自己的文化怀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千百年来,无数惊才绝艳的文人骚客都试图独领风骚,层层积淀成就这天下第一的文化内涵。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天南海北之人不同,九州四海之景各异。悠久之历史,广袤之空间成就世界独一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也有许多关于这些人物的历史故事,而这些人和事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一定的精神寄托和美好品德。例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数不胜数。其中,哪吒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不可忽视的“闪光点”,任何一个在中国文化影响下长大的人,都会对像哪吒传奇这样的神话传说有所耳闻。而对于当代人来说如何更好地传承延续像哪吒这一类的传奇故事,让其能够持续地焕发生机与活力才是当下所面临的问题。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创新
  任何优秀传统文化想要继续传承下去都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做出一些改善或是创新的举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受众想要继续了解的兴趣,才能使其不断焕发活力继续传承。而创新也是多方面体现和发展的,不同的创新会带来多样的变化,能够从多方面促进事物发展。对于这部影片来说,不论是编剧还是导演乃至负责影片拍摄的服化道各个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创新性的改变,才使得这部影片一经上映就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让人们对国产动漫重新燃起希望,进一步推动了国漫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进行创新性融合发展,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一)呈现方式的创新
在之前缺乏科学技术的情况下,前辈们通过传统方式丰富哪吒传说的同时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从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而《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基于电影《哪吒闹海》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丰富了哪吒这一形象。不仅仅将其从静态的文字形象或是绘画形象变成了能够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生动活泼的动态形象。与此同时利用当前社会发展下最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形象的新哪吒形象。电影中,人物的形象和设定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突破和改变。哪吒手插裤袋,走路大摇大摆;敖丙从反面嚣张跋扈的龙公子成了背负家族使命的翩翩君子;太乙本应该是仙风道骨,但在电影中却是一个骑猪、喝酒误事的胖子……打破该民族故事流传已久、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让观众跳出既定思维,使这些形象与观众心中原本预料的英雄形象截然不同,在电影一开场令观众“大跌眼镜”,对电影有一个新的期待。古代人物配上现代审美的装扮,不但没有不伦不类,反倒耳目一新,突出了人物个性,即使这种打扮确实会在电影刚开始时显得突兀,但随着电影的推进,会发现哪吒的别样打扮是为了给整个电影的主题做铺垫。呈现方式的创新性改变营造了一种新奇的视听盛宴,同时也将传统文化与国产动画的融合带到了新的高度。
(二)人物形象塑造的创新
 哪吒这一形象最早产生于印度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受到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哪吒这一具体的人物形象在传入我国之后以闹海杀龙、削肉剔骨、莲花化身以及修道成圣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被赋予“少年英雄”的形象。在以往依据哪吒形象来进行动画和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大多都会遵循和沿用这个故事情节的主要框架。然而对于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来说,这部影片中的哪吒一改往日固有的少年英雄形象,创新性地将哪吒作为一个“反英雄”形象来进行诠释。从一开始的灵珠转世到发生意外变成魔丸转世,从之前的以莲花重塑肉身作为化身到命中注定背负“天劫咒”,这些都是对固有的哪吒形象的创新。除了在人物形象设定上有所创新外,在人物造型上,为了更形象地突出哪吒的反面形象,电影中哪吒以大大的黑眼圈、经典的锅盖头、略带凶狠的鲨鱼牙以及邪魅坏笑呈现在观众面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欣赏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在面对一些传统的神话故事时也开始去探究故事背后更深层的意义,结合当下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来进行创作。哪吒的新形象在大众眼里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叛逆的古惑仔形象,但随着故事情节的进一步推进会发现形象并不能证明一切,更不能定义一个人。最后会发现电影是通过后续情节的反转来揭示现在社会所存在的“成见”现象。
  (三)故事主题的创新
在传统的哪吒故事中,在一系列惩恶扬善、兴周灭纣的事迹中塑造了哪吒经典的少年英雄形象,这与当时的时代发展特征是相适应的。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对哪吒的故事进行了创新性的重构,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故事的主题。无论是传统的哪吒故事还是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故事的主题上都能够体现出一定的抗争精神。而有所区别和变化的是,传统的哪吒故事中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情节体现的是哪吒对父权的反抗精神,而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呈现的则是哪吒对天命的抗争。而这种故事主题的变化也能够从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体现出来,在传统的哪吒故事中,哪吒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剑拔弩张、互相残杀来概括;而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则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改变,主要体现在李靖被刻画成了一个舐犊情深但又不善言辞的慈父形象。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亲子关系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这一创新改变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变化。
其次,作为电影的主要叙事线索,哪吒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逐渐消除了人们对其产生的偏见。无论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台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影片想要表达的主题。影片中涉及家庭亲情、成长教育、身份认同等议题,都是当下社会讨论的热点议题映射了当下的社会问题,使得哪吒这一中国传统故事被赋予更多的现代文化内涵。
 
  三、《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继承
  即便是有着这么多创新性改变和突破,这部电影还是蕴涵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及中华传统美德,用“扬弃”的方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电影的宣传海报,运用水墨画的风格进行绘制,再填充以中国特有的莲花、牡丹等形象,将整部电影的主题表达得十分透彻。并且哪吒的背景部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烈火祥云,敖丙的背景选用了中国传统的龙腾水跃,李靖夫妇的形象也恰好映衬了中国传统的英雄形象,太乙真人的幽默诙谐形象以及申公豹的典型反派形象也都在篇幅有限的宣传海报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集于一身,使观众能够在一张小小的海报中对这部电影产生极大的兴趣。不仅如此,电影也同样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予以细致的体现,例如山河社稷图就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还有打斗过程中的火莲花,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体现。另外,在影片里配乐中就出现了唢呐的声音,唢呐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影片中,哪吒在正义与邪恶间互相转化的过程中,也有着中国传统乐器的体现。
在电影的大部分剧情中,哪吒都是以坚强、不屈、勇敢的形象呈现给观众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美德——自强、果敢。中华传统美德中的“自强”一直是被人们歌颂和赞扬的优秀品德,并且在许多古典诗词中都有所体现。影片中,哪吒不惧生死、救父救母的形象,就很好地体现出了自强、勇敢的美德。此外,哪吒最后主动承认错误,用自己的生命救下陈塘关的百姓,并且原谅了陈塘关百姓之前对他的所作所为,都体现出了中华传统美德中正义、责任、仁爱、不计前嫌、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
而在影片中的另一形象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作为与哪吒对立的反派角色,也并不是人们印象当中一无是处的形象,反而其在影片最初是以正义善良的形象示人,与当时的哪吒形成对比。在后续与哪吒的交谈以及对战的过程中也一直秉承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态度来回报对方,这也体现了感恩的中华传统美德。虽然敖丙背负着龙王以及亲人的嘱托与哪吒为敌,但在认识到龙王与师傅的错误引导之后能够积极改正错误、弥补过失,与哪吒并肩作战,为保护陈塘关百姓而努力甚至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美德。总之,影片中处处都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让观众在观看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传统美德所带来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寓教于乐。
  结语
 本文对《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呈现方式、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故事主题等不同角度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作了描述。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时代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时代性,同时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创新性继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晋媛.《哪吒之魔童降世》:传统的继承与现代的融合[J].晋中学院学报,2021,38(05):82-85.
[2]黄德薇.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体现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J].传媒论坛,2021,4(20):125-126+132.
[3]罗兰.别现代理论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当代英雄形象构建[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7):116-120.DOI:10.13603/j.cnki.51-1621/z.2021.07.021.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