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深度·形式创新·时代内涵:《典籍里的中国
发布时间:22-06-20 点击次数:91
摘要:十多年来,中国文化综艺节目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造性成果,积累了一个又一个实践性经验。《典籍里的中国》站在科技枝头,肩负时代重任,将典籍文本与当代审美相结合,节目形式创新与现代叙事场域相呼应,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播提供了范例,为世界各民族文明的交流照亮了前景。
关键词:传承;创新;文化自信;国际传播
自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开播后,文化类综艺节目遍地开花、圈粉无数,《国家宝藏》中的守护誓言声声震耳、《经典咏流传》中的诗词演绎历历在目。面对十九大报告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集成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的要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1年新春之际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该节目选取“典籍”作为节目主题,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作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在继承已有同类节目的叙事方式、传播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了以“古今对话、戏剧沉浸”为主,以“价值引领、专家访谈”为辅的格局,体现了“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主题”的创作思路。
一、 文本深度挖掘与当代审美情趣相结合
浩如烟海的典籍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智慧的香气,《典籍里的中国》为人们了解典籍、亲近典籍理清了一条有着权威性、精神性和传承性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将一点点闪耀的星光串联成“中国智慧”。“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展现着华夏九州的国家概念以及“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强调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力与自然力相配合的辩证思维;“是非谬于圣人”——《史记》体现着“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
1. 权威性的学术支持
节目第一期播出后就创下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收视新高,且呈现出持续的吸引力,众多网友在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种草APP上纷纷当起了“自来水”。《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实现电视节目的“出圈”,离不开制作团队严谨的创作态度、不苟的敬业精神和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
筹备之初,中国历史研究院、国家图书馆的65位相关专家就接受制作团队的邀请,参与到节目策划之中,甚至还请到了像钱宗武教授一样的将相关典籍(如《尚书》)学习、研究了一辈子的权威学者参与解读。制作期间,为了让节目呈现出更加理想的效果,每一个剧本都经过几十次的改稿,每一期节目都经过十几天的高强度录制,春节假期仍然在打磨后期。
2.精神性的人物符号
文化典籍中蕴含着炎黄子孙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在拥有着稳定载体的同时也拥有着稳定的沉默。典籍不能自主地解释自身的意义,正如倪大红在节目中扮演的伏生所说的“书难懂、所以要讲”。《典籍里的中国》没有遵循常规的“部分人在讲述、多数人在倾听”的模式,它为每一本典籍都遴选出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关键人物,这个人或者是典籍的作者,或者是典籍的传承者,又或者是典籍所表达理想的践行者。这一创造性行为,为每一本典籍都赋予了人格化的符号,典籍的解读由人物的故事展开,从而拉近典籍与受众的距离,电视机前的观众仿佛在和一位贤者对话,而不再是面对着落满灰尘的书卷。
除此之外,舞台上的戏剧多用于展现书籍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孙子兵法》将兵法中所蕴含的智慧和孙武著书立说、征战沙场的故事巧妙融合,展现出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血脉传承;《楚辞》一步步向世人揭示着屈原笔下的浪漫宇宙,赞颂着中华民族代代延续的“上下求索”的开拓精神;“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歌颂了先贤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德。
3. 传承性的文化叙述
由于文化典籍均由文言文撰写,距今时间跨度较大,所以常常会出现语言晦涩难懂的问题,加之科技的飞速发展,读图时代的到来,以文字识读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逐渐转变为以图像理解为中心的感性主义。这种改变不仅使受众捧起纸质版的经典书籍进行阅读变得很难实现,而且使得电视节目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也变得如履薄冰。
因此,找到引人入胜的叙事方式,是做好经典文化传承的首要任务。《典籍里的中国》没有将一部部难以理解的典籍生硬地摆在观众面前,而是为每一部经典都精心设计了时空的交叠,选取了容易产生共鸣的故事,找到了最为精准的人物符号。典籍所讲述的是几千年前的中华民族,而节目面向的是迈向未来的新中国,节目组所挑选的典籍兼顾其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如《尚书》传递出来的“民本”思想和伏生一家“舍命护书”的坚守;《天工开物》传递出来的“农本”思想和“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的时代思辨。当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读书人不断向古圣先贤叩问时,古老典籍是照亮前路的明灯,当以古人的视角来俯瞰当代的锦绣山河时,文化传承是充满幸福的连结。
《典籍里的中国》以《尚书》开篇,寓意深远。正如伏生“护书、讲书、传书人”的身份,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国际局势,作为“当代伏生”的《典籍里的中国》任重而道远。
二、 节目形式创新与现代叙事场域相交织
央视从《国家宝藏》就开始了将戏剧运用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探索,《典籍里的中国》在已有创新的基础上,将电视文艺拍摄、戏剧拍摄和电影拍摄三种手法融合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表达形式。从宏观角度来讲,节目空间主要分为“由撒贝宁引导的表演舞台”、“由王嘉宁串联的专家访谈”、“由主创团队构成的创作空间”和“由节目观众形成的舆论环境”。
1.跨越古今的沉浸式戏剧体验
《典籍里的中国》为了向观众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观看感受,节目组创新性地使用了270度的环屏设计,并将前台分为一号台、二号台和三号台三个部分。其中,一号台是整个戏剧表演的主舞台,用于呈现“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大场面;二号台是关键人物的叙事空间,常常被布置成主人公的书房;三号台被分为上下两层,独特的纵向设计呈现出书架般的视觉感受,这也使得有限的舞台空间得到高度利用,变成四个表达空间。这三个舞台由一条横贯中心的时空甬道连接在一起,这条甬道如同想象世界中的时空隧道,经过了节目组巧妙的剧情设计。虽然不同的舞台可能同时上演不同时空的情节,但演员可以通过甬道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对话,实现“通古今而计之”的历史视域,让观众感受到传承的力量。如:《楚辞》中屈原因尝到撒贝宁带来的“现代柑橘”而感动落泪,《天工开物》中宋应星与袁隆平跨越时空的会面,《尚书》中伏生见到正在参观图书馆的新时代小学生而欣慰不已。
舞台设计匠心独运,服化道制作同样精益求精。节目组仅仅在十一期节目中就为观众展现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服装、武器以及重要线索道具,如引入主题的《伏生授经图》。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演员每次上台前的“照镜子”环节,镜前的是演员,镜中的是人物,这面镜子巧妙呼应了节目“跨越古今”的制作思路。被赋予深层含义的精致服化道形成了一种关于中国传统的“仪式观”[1],节目中随处可见的中华礼仪同样也加固了这种“仪式观”的存在。
每期节目都以自称 “当代读书人”的撒贝宁进行推动和串联,他在动人的戏剧表演中每每潸然泪下。撒贝宁曾解释,正是因为每一位优秀戏骨对于古圣先贤的深刻演绎,才让他身临其境、真情流露。主持人的动容从侧面反映了观众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台下观众湿润的眼眶从正面证明了沉浸式审美环境构建的成功。《典籍里的中国》中每一种情感都发自肺腑、感人至深,有 “夫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孔子师生之间的殷殷真情,有“朝碧海而暮苍梧”理想中徐霞客对母亲的挂念,有“要敬畏写下的每一个字”的司马迁父子的责任传承。
2.引领价值的延展性专家共读
《典籍里的中国》在节目结构上的突出创新主要表现在专家访谈和典读会上。
在故事正式演绎之前,节目导演、总编剧、艺术总监、主要演员以及部分年轻观众围坐在桌前,一同进行典籍中特色语句的反复诵读。这个称为典读会的过程给了演员了解故事和揣摩人物的时间,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对于节目内容的感性认识。结合后续人物角色口中的重复,形成了回环复沓语言符号,加深了观众记忆。
每期节目都有四五位相关专家受邀进入专家访谈间,这个环节呈现出首尾呼应、贯穿始终的模式,为观众营造出一种专家共读的观赏体验。在节目开头,主持人张嘉宁和几位专家坐在访谈间,以对话访谈的形式为观众揭开典籍的历史背景、前世今生,以唤起观众的好奇心,同时进行适度的知识扩展,以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串联典籍的精神内核,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从而提升观众的吸收程度。在节目的结尾处,镜头再次切换到访谈间,通过专家对舞台戏剧的品评和对典籍的通俗解释,引导观众抓住典籍的核心要义,将中国古代的优秀精神与如今的时代精神相融合,实现价值引领、主题升华。此外,在戏剧演绎的过程中,镜头也多次给到直播间的专家身上,捕捉专家在观看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3.构建品牌的多重性叙事场域
在日趋复杂的融媒体叙事场域中,多屏互动成为电视节目不可或缺的引流手段。《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就相当重视社交平台的宣传互动,常在微博、微信、哔哩哔哩、央视频等新媒体软件中发布节目制作的幕后花絮、演员之间的交流和切磋,甚至进行主创团队的揭秘直播。这些“有梗”“有温度”“有乐趣”的分享,为节目营造出活跃的舆论环境,展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年轻的叙事语态,构建出鲜活的艺术品牌,进而吸引了更多受众。
三、 优秀文化传承节目的时代内涵
1. 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探寻民族复兴的道路;一百年后,时代青年更应在党旗的指引下,为华夏文明接续不断、薪火相传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典籍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它为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提供着生生不息的动力。不易理解、传播角度选取困难等问题,不应该成为将优秀文化典籍束之高阁的理由,更应成为展现中国风采的试炼。
《典籍里的中国》唤醒了中华儿女“华夏本就是一体”的共同体意识[2],增强了中国国民的文化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在纷繁的传播环境中,知其来处才能坚定自信,团结一心才能走向未来。在中国大地上讲好优秀中国的故事,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与动力,是做好国际传播的根基和起点。
2. 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
如今,全世界正经历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逆全球化浪潮迭起。部分西方国家依靠新媒体优势,大肆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所以,摆脱国际传播的不利地位,成为了中国传媒建设的重要任务。
《典籍里的中国》敢立时代浪潮、紧扣时代融合,在国内外掀起了一次次“典籍热”,赢取了不同人群对中华文化的认可,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实现中华文明的跨文化传播,更有利于推动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借鉴,实现各民族文明的共同繁荣。
四、 结语
《典籍里的中国》实为中国文化节目创新过程中的典范之作,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导致了节目更新速度缓慢,或许可以增加更为多彩的短模块播放,以弥补两期节目之间等待时间过于漫长的空白,从而提高用户黏性。
参考文献:
[1]张卓, 赵红勋. 仪式建构·故事表达·文化阐释——中央电视台《朗读者》的成功之道[J]. 中国电视, 2017(8):5.
[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