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韶文化”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2-06-24 点击次数:182
[摘要]本文对韶关传统建筑文化进行概述,分析韶关传统建筑文化的特点,深入探讨韶关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目的与文化内涵,全面整理韶关传统建筑中岭南建筑的地域特色、兼收包容,发掘出其特色性的经典建筑。落实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发改委关于推进韶关岭南建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方针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韶关特色和优长学科的发展,加强对岭南地区建筑文化的研究,积极发展岭南建筑文化的重要性,着力体现广东省特色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一带一路”大环境和战略背景下,对传承与发展韶关传统文化之岭南建筑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和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一带一路;岭南文化;传统建筑;传承
 
一、 研究背景
岭南是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岭南建筑文化源远流长。韶关地处五岭山脉南麓,是广州一小时生活圈内城市,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曲江县起始,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其建筑文化也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韶关作为岭南门户,其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岭南建筑风格是在发展变化的,每一时代有不同的特色。
在2017年的5月14日至15日,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顺利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会上,“一带一路”的概念得到了全新的扩展,产生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以“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岭南建筑也随之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在此背景下,传统岭南建筑应该与“一带一路”提出的新内涵相结合,全面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以在社会、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上取得长足进步。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强调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韶关岭南建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二、 概述(阐述剖析韶关传统文化之岭南建筑文化的形成与经历四大发展阶段
韶文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于新时代下诠释岭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韶关学者考证,韶州之为“韶”,与舜帝在韶石山奏韶乐有关,并将韶关独特的历史文化命名为“韶文化”。韶文化中,能够把客家文化、瑶族文化、禅宗文化的基本精神统一起来的只有舜韶乐文化。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其“和合”思想能够代表各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的基本思想。“和合”思想是韶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一直延伸到现代的“和谐社会”构建。
韶关岭南建筑在历史长河中既保持了本土文化特色,又吸纳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折射出岭南的文化性格。岭南建筑自秦汉时期萌芽,数千年的发展孕育了其开放包容、务实通变的建筑风格。更是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氛围下,经历了四大发展阶段之后,形成了根植于岭南地区自然地理、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的岭南建筑学派,引领了全国潮流。
新形势下,开发韶文化并注入新的时代活力迫在眉睫。要在充分把握韶文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让韶文化在资源整合中焕发新生,并进一步扩大韶文化的影响力。更要合理科学地保护、优化、开发韶关岭南丰厚的优秀文化资源,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争取最大的旅游效益。
 
三、深入探讨韶关传统文化之岭南建筑文化的传承目的与文化内涵
韶关岭南建筑是传承韶关传统的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传承岭南文化的实物资料,是文物保护的主要对象。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优良部分,并与现代文化中的先进科学技术相融合,在保持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为其注入新的思想。岭南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兼容并包为特征,在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同时,承受着原南方少数民族与外国建筑的混杂与渗透,形成了开放自由、兼收并蓄的建筑风格。
 
 
四、全面整理韶关地域特色、兼收包容,发掘出其特色性的经典岭南建筑
经典的韶关岭南建筑主要有:韶关始兴客家围屋,既具有居住的功能,又具有防卫的功能,是典型的岭南建筑;韶关百年东街城市骑楼,是表现建筑的社会适应性和自然适应性的新建筑类型;韶关南雄广州会馆,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明清建筑,其丰富细腻的灰塑、陶塑、砖雕、木雕、石雕、彩绘等建筑装饰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代表了当时韶关地区的传统建筑水平,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五、韶关传统文化之岭南建筑文化的保护、确定传承与开发创新
岭南建筑凝聚了岭南文化的精华,无论是轻盈朴实的竹筒屋,还是壮大华丽的陈家祠,或者中西混搭的东山花园式洋楼,都是我们所拥有的巨大财富。同时,由于岭南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多个重要港口所在地,较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实现了“洋为中用”、“中西结合”,常开建筑独特风格之先河。相比于现代文化建筑,它们的精美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们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岭南文化的灵魂。因此,我们要保护好岭南建筑,因为一个活跃的城市必须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灵魂。岭南建筑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对建筑的外在表现进行改良,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而且对于建筑文化的内在底蕴与美学表现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新时代下,对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不是按部就班地延续岭南建筑的文化符号,外化为岭南建筑的时代特征,而是要深入挖掘岭南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以其为中心,传承其特有的文化精髓。继承传统岭南建筑文化,更应该根据广州气候、环境特点,在通风、遮阳、生态保护等方面下功夫。并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巧用中西结合,敢为天下先的创作思想。
 
六、韶关传统建筑的绿色技术方向
绿色建筑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韶关传统建筑要顺应绿色技术的时代发展要求,在充分考虑岭南土地特色的基础下,形成具有鲜明特征的韶关绿色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将传统岭南建筑改造为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现提供如下绿色技术方向以供参考。
(1) 节地与室外环境方面
要能够充分适应高容积率的现实需要,通过优化总平面布局,做好区域自然通风优化(通道、间距、架空),避免大厦高速风 ;合理应用岭南传统园林,通过水面、水景、乔木、灌木、喜阴植物、草地、透水地面,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营造舒适室外热环境和绿色景观 ;充分设置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有条件的项目根据地形利用池塘、人工湿地控制雨洪等 ;利用架空地面、地下组织交通,接驳公共交通、方便行人,并合理设置停车场;利用围合空间优化室外声环境等。
(2) 节能与能源利用方面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温,利用天井和开敞、半开敞空间,减少空调空间,并合理设置空调分区 ;采取多种适合气候的围护结构隔热降温技术,包括遮阳构件、遮阳产品、保温隔热材料、反射隔热、绿化隔热、蒸发降温、通风隔热等 ;合理设计空调系统,寻求更适合的空调节能方式。
(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方面
采用风冷系统空调、无蒸发耗水量的冷却技术,减少空调补水 ;结合景观的屋面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进行景观用水补水、灌溉、清洗、道路浇洒等 ;种植岭南园林植物,节约绿化灌溉用水,使用必要的滴灌等灌溉节水技术 ;合理设计排水、排污系统,确保雨污分流。
(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
积极采用钢结构等轻质、耐久的结构体系 ;采取功能性构件设计,避免过多装饰构件 ;积极使用高性能混凝土等高性能材料,以及高耐久性材料 ;室内房间隔断优先使用绿色轻质内隔墙或灵活隔断 ;积极探索工业化构件,减少建筑垃圾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指导施工,从而缩短工期、减少浪费 ;根据条件,尽可能对建筑废弃物和可循环材料再利用。
(5) 室内环境质量方面
通过空调新风系统进行除湿,控制湿度 ;通过屋顶隔热,东西墙隔热,采光顶遮阳和通风等措施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和舒适性;采取有利于自然通风的通透、开敞设计,并对装修材料的污染物释放进行控制 ;考虑结合声学的围合设计,在进行自然通风的同时采取措施隔绝室外噪声,并减少设备噪声 ;重视办公室的自然采光设计,以及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改善 ;充分利用天井、中庭进行室内的自然采光 ;积极考虑设置结合立面和景观的可调节外遮阳装置。
 
七、结束语
韶文化是以“至善、唯美”为精神内核,历经两千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文化,成为韶关市最闪亮的文化名片。将韶关岭南建筑文化通过“一带一路”政策方针路径和机制结合起来,其研究成果和创新结果完全可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应积极阐发韶关岭南建筑文化的重要性,着力体现韶关特色文化,坚持可持续发展,以推动社会文化产业的实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的昌盛与繁荣,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杨仕超,周荃.岭南建筑元素在绿色建筑中的科学性分析 [A].南方建筑,2015(2).
[2]夏昌世,莫伯治 . 漫谈岭南庭园 [J]. 建筑学报, 1963 (3):11-14.
[3]肖毅强,施亮 . 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 [J]. 时代建筑 . 2007(5):32-37.
[4] 金晏. 大力弘扬发掘韶文化 助推韶关迈向新时代——“韶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综述.中国文化报.2019.4.22.
作者简介:王影(1985-),女,汉族,吉林省四平市,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艺术设计。
项目:2020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韶关传统建筑文化风格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G2020001)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