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新∶扎根考古 放歌西部
本刊记者|王琛元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
  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清晰呈现中华文明的绚烂底色。这是王建新从事考古工作源源不喝的内心动力。
  6月的一个清晨,毕业季的校园总是充盈着喜悦与兴奋的气息,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内就有不少穿着学十服在校园各处拍照留念的毕业生们。鲜艳的学士服、青春的笑脸与此起彼伏的欢笑声、呼喊声将校园内外装点得焕然一新。不到9点,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就已经开始工作了。
  王建新说起话来思路清晰,一头斑白的长发整齐地梳在脑后,从他的言谈举止判断,外人很难相信他今年已经68岁了。从少年时代的悲惨经历到醉心历史的铁道兵,从兴趣广泛的有志青年到重振西大考古系的学科带头人,在王建新浑厚明亮的声音中,一位考古学家矢志不渝、不懈奋斗的人生轨迹日益清晰。从饱受歧视到考入大学王建新1953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让王建新从小就对周遭世界形成了理智的好奇心。13岁那年的王建新身处一个特殊的年月里,他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当时饥饿难准耐的感受,还有他自己蹬辆自行车到长安、灞桥、三桥买红薯和玉米时处处受到歧视的经历。时至今日,中学时代目睹自己母亲悲惨遭遇的情景依然是王建新心头最难言的经历。
  那个动荡岁月自然无法安置一张书桌。"我1968 年进入中学,1970年就离开了。在中的这两年时间,也没有好好学习,而是在学工、学农、学军,挖防空洞,等等。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上课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数理化学得很简单。我记得我们在物理课堂上学习的就是最基本的电工知识,数学就仅仅学到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但是在这些老师中,我们的历史老师非常好。这位老师姓胡,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至今日,王建新谈到中学时代的这位胡老师,眼神中依然洋溢着感激,"这位胡老师烟瘾极大,且抽烟姿势夸张。但他的历史讲得非常有趣,是那种讲故事的方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少年经历,"文革"结束之后恢复高考,王建新在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填写了西北大学考古系。
  王建新坦言,他并非那种在一条道上走到黑的学者;他的兴趣更为丰富多元。这和他的学术经历有关。1982年西北大学毕业后;王建新阴差阳错地留在西北大学,成为考古系教研室的一分子。在教学工作中,王建新主要教授秦汉考古,在带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他又接触了大量新石器考古,而回到个人,他最感兴趣的却是商周考古。"秦汉考古方面的文献太多了,新石器考古却完全没有文献.商周考古有文献.但文献的数量又不太多,所以特别有魅力。"与此同时,趁着外出访学的机会,王建新还不对东北亚青铜器文化、佛教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兴趣。1999年,王建新以日文出版东北亚青铜器文化方面的著作,引发海内外学术界关注。
  中国考古学必须走出国门
  1991年6月,日本著名考古学家通口隆康来西北大学作关于阿富考古的学术报告,期间通口降康问道;"中国境内月氏的考古文化遗存在哪里?"满座哑然。桶口降康接着说∶"要知道.中国才是月氏的故乡。"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彼时正值壮年的王建新。他说;"丝绸之路起点在中国,但其考古研究却被欧美及俄罗斯、日本学术界所把持和主导,作为中国学者,我们却弄不清楚一支故乡在中国的游牧人群的历史踪迹。"桶口隆康之问,让王建新感到无比挫败,也激发了他一路向西,前往丝路沿线探索月氏遗存的决心。
  从东天山出发,追踪大月氏西迁路线,到达乌兹别克斯坦。在境外考古工作中,王建新带领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逐步探索出了"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的考古工作模式。
  2015年,王建新带领的团队先在撒马尔罕西南的西天山北萧山前地带发掘了属干康居文化遗存的撒扎干遗址,这个发现令人振奋不已,因为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当年正是经康居抵达大月氏的。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考古队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小城拜松发现了拉巴特墓地,经过对时空范围、文化特征的系统较研究,认为拉巴特遗址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西迁中亚的大月氏的遗存!考古队用中国话语,为阐释丝绸之路真实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科学依据。
  考古队初到乌兹别克斯坦时,在撒马尔罕遇到了国际公认的欧亚考古三巨头之一——意大利著名学者妥金。妥金很不客气地说∶"我们在这里调查了十几年,该弄清楚的都清楚了。你门还来干什么?你门会考古调查吗?"当天,得知中亚考古队在这里新发现了一批古代游牧聚落遗址,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后,他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不仅邀请考古队喝酒,还要商谈研究合作。这让王建新和考古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学术研究决不能"吃剩饭",只有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才能赢得尊重和话语权。
  以学术成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12月,在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西北大学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组成中乌联合考古队.这让王建新备受鼓舞。"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让我们的考古队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觉得自己的学问有了'用武之地'。"自从走进乌兹别克斯坦,王建新所带领的中亚考古队始终尊重当地国情民情,创立和推行了"人才培养、遗址保护、考古发掘"三结合工作模式。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毫无保留地向乌方人员传授知识和技术,为该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苏河就是王建新指导的第一个外籍博士。2018年,他代表陕西高校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学在中国"来华留学博士生论坛上发言时说,"中国的老师,不仅毫无保留地教导我,还为我国的遗址保护、文物保护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从老师那里,我学到了大爱无私。未来,我也将会成为中乌文化交流的使者。"与此同时,考古队对待他国的文物坚守底线,从开始发掘的第一天起,始终秉持着负责任的态度——所有发掘的探方在考古工作结束后,一定全部回填保护。在撒扎干发掘工地,考古队还建了保护板房,并安装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环境检测和安防监控系统。"各国考古队在中亚多年,只有我们会做回填这件花钱又、费力的事。"王建新说,"我们不能在中亚进行掠夺式考古,只要资料,不保护文物。"他们建立和推行的考古模式,得到了中亚人民的普遍称赞,也让考古队员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当地人民的善意。"他们会用'您好'和微笑表达友好,政府官员也会向我们竖起大拇指,感谢我们为中亚文物保护作出的贡献。"在接受采访的最后,王建新不忘谈到在今年5月1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陕西西安主持"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时提出的建立西北大学中亚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中心的事情。他坦言,,得到这个消息很激动,连夜给西北大学的领导写信。王建新希望将自己职业生涯最后的时间用来建设这个中心,"在这件事面前,一切个人毁誉都是过眼烟云。"在向记者复述这句话时,王建新特意提高了声调,满腔豪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新兴青年群体∶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下一篇:陕西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庆祝建党100周年暨《

联系电话:029-81130634

投稿邮箱:qinzhibjb@126.com qinzhibjb@163.com

Copyright © 2021-2022 秦智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